西西河

主题:F-35要一亿美元一架? -- 晨枫

共:💬35 🌺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回头看看,JSF真是一个钓鱼工程

虽然有物价上涨因素,但确实有钓鱼工程之嫌。

记得2000年,新千年一开始,波音的X-32与洛•马的X-35进行对比试飞,当时声称空军型CTOL单价为2800万美元,CV型与STOVL型单价大致在3500-3800万美元之间(由于产量小,加之结构复杂,倒也说的通)。明显是在钓鱼,好让国会拨款。

就当年情况看,以主力机型(空军型)CTOL看,比F-22、EF-2000及法国“阵风”便宜多了,而且欧洲人造的这两款飞机远不如JSF来得先进。就是拿JSF与F-16比,单价之所以高些,也不太过份,这是因为要满足技术上的通用与隐身的苛刻要求所致,也说得过去。

若与F-117、F-22、B-2这类隐身飞机比,2800万美元还是很便宜的——当然,这个单价是按美国空军采购1763架算出来的,若考虑到CTOL型出口前景好,其生产架数原来预计超过4000架。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与商业推销一直是美国的强项。

参与JSF项目的国家除美国外,还包括英国、挪威、丹麦、荷兰、加拿大、以色列、新加坡和土耳其等。好象美国提出4个等级的国际合作形式。第一等级是全面合作伙伴,占项目中的10%份额,可以影响项目的要求,英国属于这种国际合作伙伴。第二种是协作伙伴,在项目中占2%份额,能有限影响项目的要求。通告客户是第三等级合作伙伴,挪威、丹麦、荷兰和加拿大等属于这一等级的国际合作伙伴,他们在项目中占0.5 %份额,可以接近项目的信息资料。第4等级合作就是主承包商和外国公司间的转包生产关系。

众多国家的参与不仅为美国分担了部分研制费用,更重要的是所有参与研制的国家都将成为联合战斗机的主顾,这点很重要。可以想见,它将来会成为很热门的战斗机,大多数欧洲盟国差不多仅有一种选择,即:JSF。除英国外(它是个异类,在装备欧洲战斗机的同时,还插足JSF),上述国家将不会有EF-2000和“阵风”的插足之地。JSF可能会成为未来最有销路的战斗机,当年预计的数量是美国2852架,英国150架,外销2000架(现在看,似乎乐观了点,主要是价格太贵,估计各种出口限制也小不了)。

不过,几乎可以肯定,国外用户购买JSF时,必须考虑到出资研制国(其实主要是美国)要把其投入的研制费分摊进飞机成本这一因素,虽然生产规模扩大,出厂成本降低,但若加上分摊的研制费,其身价几何就难说了。这里牵涉的问题多且复杂,军火出口一向有极其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商业因素从中作祟。从商业因素讲,碰到那些口袋里有俩闲钱、四处碰壁后只能到我这儿买飞机的客户(如台湾之流),兜头宰一刀也未可知。当然,若出于政治目的,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发生。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重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JSF在世界军用飞机制造业掀起波澜的同时,也给美国人自己出了个极大的难题,如果将丰厚的定单下给JSF竞争试飞的优胜者,那么它就会像因此而愈加强壮,失败者则愈加衰弱。前者必将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今后的研制、采购项目中处于强势地位而形成垄断,市场法则的终极结果又使它走向了它的反面。如是,JSF计划的获胜者将获取连环扣式的好处,如果你买了一个,你还得买下一个、再下一个,因为你别无选择。那么它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在于通过锁定市场,进一步占领有利地形,锁定用户的权利和眼睛,垄断企业就会滥用自己的优势,主宰或左右政府的计划或采购,为自己的利益扼杀创新、垄断价格。换言之你将无法享受选择的权利,并且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致命的是由此必然会导致垄断,如果美国战术飞机的研制、生产出现垄断,那么飞机制造公司就不会继续技术创新,美国将来必然会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现在看,F-35就是一个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