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地主瞎侃】不是俺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 landlord

共:💬36 🌺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五·四”运动的影响复杂而全面

在这次运动之后的几十年,中国社会不断对它进行扬弃、修正,才到了今天。这其中,那场文化运动中很多过激的东西被抛弃了:比如我说的汉字拉丁化——最后的汉字简化方案是在保守(坚守所谓的“正体字”方案)和激进(汉字拉丁化)之间折中的结果;比如抛弃中文姓氏,烟消云散;比如青年人为了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婚姻而旗帜鲜明的反对婚姻制度(周恩来和邓颖超年轻的时候就是“只同居、不结婚”),最后也用一个反对封建婚姻但是保留婚姻制度的新婚姻法折中处理……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很多。这些调整和修订,都是当年亲身参与“五·四”运动(更广义点说,新文化运动以及那个时期中国社会所有救亡图存的文化、社会运动都包含其中)的前辈们,在救亡图存的漫长征途中、根据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并且以之奠定了今天中国社会的面貌和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根基。

这个深远的社会革命文化革命的进程中,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文革”就是其中最惨烈的一次,今天很多的学人、已经开始从“五四运动与文化大革命”的角度作了有益的探讨,建议你去看看相关的论述。另外,进入了新世纪,对“五·四”运动有了新的视角,那场运动在理论成果上是有缺失的:在“赛先生”和“德先生”之外,少了一个“罗先生”(法治),这也是近年来从政府到学者,全社会鼓吹建立法治国家的原因。

这个世界是很复杂的,用简单的二分法、用口号来归纳总结,可以很容易地达到煽动(说得好听点叫鼓动)的目的,但是光靠这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按照这套做法,必然会重演一场不叫“文革”的“文革”,中国近代史上发生过的大动乱、大破坏,必然会重新上演一次。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