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随便谈谈胶东农村的丧葬习俗 -- 立金洪海亮

共:💬5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从“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到“敬鬼神而远之”

我的印象里,“胶东”农村(其实俺那个县叫胶南,不过好像这个词很多人不知道,就扯胶东的大旗了,哈哈哈)大规模实行火葬是在八十年代初期,模模糊糊的印象里还有奶奶跟一帮老太太说:东北地多,不火葬,可以保留尸身,大家很是向往。我那会儿还没有上学,还觉得东北真好,长大了也要去东北。你说一个小孩儿,屁事不懂,居然就开始考虑身后事了,^_^照这个推断,应该是在1984年之前。

再接下来的几年,乡镇政府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控制力还是很大的,丧葬习俗也随着政策的改变而改变。如果政策紧了,丧主家就简单把事情办了;如果政策松了,就会请来吹鼓手,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时常有政策摇摆,前两天送汤、送盘缠的时候有吹鼓手,等到出殡的时候突然不让吹了,结果就冷冷清清……再后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乡镇政府的控制力下降,对吹鼓手基本上没有限制了,出殡的规模就不在于“用不用”吹鼓手了,而是“请多少”吹鼓手以及请的吹鼓手的水平如何了。

当年我们村有个老爷子,活了九十多岁。去世前好多年就告诫孙子们(儿子们都已经去世了):如果我死了,不请吹鼓手,锅台颤颤瓢发疯……

邻村有位老爷子,生前孩子不孝,死后居然给请了十二个吹鼓手,有好事者在石灰墙上以黑炭题之曰:十二吹鼓手,老头冤枉走;如此孝心有,不如养只狗。此文一出,全村哗然,丧主家颜面尽失,终不知何人所为。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十几年,我居然也能随口说出这首打油诗。

其实在我小时候,还曾经当过“破除迷信”的“小先锋”呢。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

时光退回到二十多年前,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上小学三年级的我和三个小伙伴到地里挖野菜喂兔子。现代人生活好了,开始吃野菜包子,俺那会儿可不爱吃,兔子可爱吃了……走着走着,就看到土地爷和土地奶在那里了。俺想起老师讲课时要我们破除迷信,就跟他们三个商量:我们把这俩家伙藏起来吧。于是乎,没有什么犹豫,我们用挖野菜的小锄在田间通水渠的沟底挖了一个大坑,将土地爷土地奶给埋起来了。

声明要破除迷信的我,还有我那三个可爱可怜的小伙伴,哪里想到会收到如此的打击呢?土地爷土地奶真的发威显灵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俺下回分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