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桃花扇》之扇 -- 雪个

共:💬23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争鸣文摘】《桃花扇》里的桃花扇

《桃花扇》描写的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朝宗与 南京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悲剧。香君在南京秦淮 河畔的媚香楼苦守避祸他乡的侯朝宗,誓死不嫁田 仰。在威逼之下,”香君面血溅扇,杨龙友以画笔点 之”,“《桃花扇》一剧感此而作也”。

    “敕花扇”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晏几道的《鹧鸪 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 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当时指歌舞时用的扇于。 那未,《桃花扇》里的桃花扇是指什么扇呢?团扇耶? 拆扇耶?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团扇说”者认为,《桃花扇》第六出《眠香》中侯朝 宗说:“小生带有宫扇一柄,就题赠香君,永为订盟之 物吧!”已明确是宫扇。而宫扇,据《辞海》释云:“圆形 有柄的扇子。”因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插图本 《桃花扇》将桃花扇绘制为团扇。

   笔者认为,《桃花扇》里的桃花扇应为折扇。这从 《桃花扇》里的曲文和道白中可以看出:第六出《眠香》 中,写侯朝宗在扇面上题诗:“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 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后。 “旦(指香君)收扇袖中”,明显的是折扇的造型;第二 十二出(守楼)中写“旦(指香君)持扇前后乱打介(指 打杨龙友),好利害,一柄诗扇,倒像一把防身的利 剑”,亦隐喻折扇;第二十三出《寄扇》中又写香君“不 兔取出侯郎的诗扇,展看一回”,然后“手帕儿包,头绳 儿绕”,如果桃花扇不是折扇而是团扇,“展看”的“展” 字和“头绳儿绕”的“绕”字又何从说起?第四十出《人 道》中又有唱词曰:“亏了俺桃花扇扯碎一条条。”如果 这柄扇是纱制的团扇而不是折扇,那么“生小倾城是 李香”的香君怎能将其“扯碎一条条”呢?基于此。 1963年拍摄的电影《桃花扇》和前儿年怕摄的黄梅戏 电视剧《桃花扇》以及昆剧《桃花扇》都采用折扇作为 道具。

   另据近人张伯驹在《崔莺莺墓志铭与李香君桃花 扇》一文中说:“……桃花扇则不在袁氏家,仍藏壮悔 堂后人手,曾诗至北京,故友陶伯铭见之。扇为折叠 扇,依血痕点画数笔。扇正背。清初人题咏无隙地。以 紫擅为盒,内白绞装裱,绫上题亦遍。伯铭极欲购藏, 而索价五千,无以应,持去。再访人已不在,扇迄今天 消息,恐此二尤物,已均流人日本矣。”也证桃花扇为 折扇。

   如此说来,孔尚任在《桃花扇》里将桃花扇称为 “官扇”、“白纱宫扇”,而《辞海》将“宫扇”释为”团扇”。 是否是孔尚任不识“宫扇”为何物呢?非也!宋代以 前宫扇确是指团扇,元明以降,宫扇既有团扇,也有折 扇,而明末清初宫扇则以折扇为主了。据在清宫中编 辑《烟云宝笈成扇目录》的张若霭所作的《跋》云:“乾 隆八年癸亥夏五月,皇上驻驿圆明园,万儿之暇,奇情 鞠墨,偶出内府所藏书画扇三百柄,命臣按时代之远 近而排叙之,人于《烟云宝笈》二函中,元明以来,诸名 家之墨妙脍炙人口者,约备于此。”又1931年,故宫博 物院整理《烟云宝笈》这一珍藏时,有吴景洲氏又“识” 云:“故宫养心殿藏元、明成扇三百柄,发箧启视,震眩 心目,……箧凡十八屉,展各十六至十七柄不等,柄自 有槽,槽各有目,磁青笺,泥金书,与《烟云宝笈》所录 目次品名,纸色字体,无不相同,知为同时制也。”据 考,宋代的扇子大都是团扇,而《烟云宝笈》所收,最早 不过元人的作品,即盛之昭、梅高士、王若水三扇,其 它均为明人所作。可见不编辑宋扇而只编元、明之后 的作品,不编辑团扇而编折扇,正是说明当时宫廷风 尚是习惯于用折扇的。侯朝宗之父侯询曾为明户部 尚书,家藏宫纱折扇是不足为奇的。由此看来,侯朝 宗题赠李香君的“宫扇”当是折扇而非团扇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