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为什么没人讨论鲁迅? -- 火雷噬嗑

共:💬24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帖)鲁迅的抗日言论岂止“一个字眼”?

鲁迅的抗日言论岂止“一个字眼”?

-鲁迅与“抗日”(二)

NewLoveLoser说“鲁迅的百万雄文中没有一个字眼的抗日言论”。

说这样的话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没看过鲁迅后期杂文的人,说这样的话是无知,情有可原。而“曾经就读鲁迅文学院作家进修班”的NewLoveLoser 说这样的话,就是别有用心,就是故意撒谎,他的目的就是企图用谎言蒙骗那些不熟悉鲁迅作品读者,借以达到贬损鲁迅的目的。

揭穿NewLoveLoser的谎言很简单,只要打开“鲁迅的百万雄文”,撒谎者立刻就会现原形。

鲁迅怒斥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友邦惊诧”论》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一篇杂文了,这是一篇字里行间都迸发怒火的檄文。在这篇文章中明明写着“日本占据了辽吉”,“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扑禁官吏,枪毙人民……”等历数日本罪行的文字,怎么能说“鲁迅的百万雄文中没有一个字眼的抗日言论”?文中的这些愤怒揭露和控诉日本侵略者的话,不是“抗日言论”是什么言论?难道蒋某人的 “以和平对野蛮,忍痛息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1931年9月21日,蒋某在中国GMD南京党员大会上的发言)的“不抵抗”言论才是“抗日言论”?

鲁迅号召团结一切力量抗日反汉奸。鲁迅说:“我赞成一切文学家,任何派别的文学在抗日的口号之下统一起来的主张”。认为将一切力量“汇合到抗日反汉奸斗争这总流里去……不分阶级和党派,一致去对外。这个民族的立场,才真是阶级的立场”(1936年7月《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鲁迅赞成“不分阶级和党派”,把一切力量“汇合到抗日反汉奸”的斗争去,这不是“抗日言论”是什么?难道蒋某人的“外寇不足为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必须“专心一致剿匪”, “奢言抗日……就是本末倒置”(1933年4月7日和4月10日,蒋某对剿共高级将领两次训词)的言论倒是“抗日言论”?

鲁迅痛斥那些“攻击一致抗日论”的人,他在《答托洛斯基派的信》一文中说:“我只要敬告你们一声,你们的高超的理论,将不受中国大众所欢迎,你们的所为有背于中国人现在为人的道德。”。并自豪地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这充分表明鲁迅深知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力量在哪里。他站在维护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坚定地站在抗日力量一边,坚决反对蒋某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鲁迅的立场难道不是“抗日”的立场?莫非蒋某置强敌于不顾,以集团私利为重,不惜牺牲民族利益,一心“剿匪”反倒是“抗日”行为?

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曾庄严地声明:“中国目前的革命的政党向全国人民所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我是看见的,我是拥护的,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战线,那理由就因为我不但是一个作家,而且是一个中国人,所以这政策在我是认为是非常正确的,我加入这统一战线,自然,我所使用的仍是一枝笔,所做的事仍是写文章,译书,等到这枝笔没有用了,我可自己相信,用起别的武器来,决不会在徐懋庸等辈之下!”(1936年8月《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个作家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毅然声明自己“无条件”地加入“抗日统一战线”,用自己的笔为抗日战争服务,并相信自己“用起别的武器来”,决不会比别人差。这样有血性的声明不是“抗日言论”是什么言论?难道只有蒋某的“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1931年8月22日,蒋某在南昌的讲话)这样的“亡国论” 倒是“抗日言论”?

鲁迅认为挽救“民族生存”的唯一出路是“全国一致对日”。鲁迅在谈到抗日文学的创作时指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决不是只局限于写义勇军打仗,学生请愿示威……等等的作品。这些当然是最好的,但不应这样狭窄。它广泛得多,广泛到包括描写现在中国各种生活和斗争的意识的一切文学。因为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人人所共的问题,是民族生存的问题。所有一切生活(包含吃饭睡觉)都与这问题相关;例如吃饭可以和恋爱不相干,但目前中国人的吃饭和恋爱却都和日本侵略者多少有些关系,这是看一看满洲和华北的情形就可以明白的。而中国的唯一的出路,是全国一致对日的民族革命战争。…… 我们需要的(抗日文学),不是作品后面添上去的口号和矫作的尾巴,而是那全部作品中的真实的生活,生龙活虎的战斗,跳动着的脉搏,思想和热情,等等”。鲁迅是多么清醒,话说得多么清楚: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民族生存问题”,中国的“唯一的出路,是全国一致对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态度如此鲜明的言论不是“抗日言论”,什么样的言论才算“抗日言论”?难道蒋某的“发生全国的排日运动时,恐被共**利用,……官民须协力抑制排日运动,宜隐忍自重”(1931年7月蒋某致电张学良)这样的话,才算是“抗日言论”?

作者: 卜可 2006-12-11 22:10   回复此发言

--------------------------------------------------------------------------------

2 鲁迅与“抗日”(二)

鲁迅坚信中国人民有能力有信心打败日本侵略者。“九一八”以后,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在这民族危亡时刻,国人同仇敌忾,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担当起抗日守土的职责,组织军民抵抗日冠。可国民党的领袖们却说什么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1933年)。大敌当前,作为国家领导者的国民党领袖竟然说出这样窝囊的话,一点自信都没有。这就难怪一些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发出哀叹,觉得“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等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1934.9)。而站在抗日力量一边的鲁迅并不这样看,他知道中国广大的民众中蕴藏巨大的反侵略的力量。鲁迅认为“失掉自信力”的不是中国民众,而是惧日媚日一味求救于“国联”的GMD政府。他说:“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进一步指出,“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鲁迅以十分坚定的话语肯定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力”。他强调指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10.20 )。鲁迅坚信中华民族的子民有足够的自信和力量抵抗并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者。这样的言论不是“抗日言论”,难道胡适说的“日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悬崖勒马,彻底停止侵略中国,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申报·北平通讯》1933.3.22)这样的话,才算是“抗日言论”?

鲁迅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他抓住一切机会向世界宣传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事谠。1936年,鲁迅应国际友人的请求,帮助收集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事迹。为此鲁迅写信给萧军说:“义军(指东北抗日义勇军-可)的事情,急于应用,等通信恐怕来不及,所以请你把过去二三年中的经过(用回忆记的形式就好),撮要述给他们,愈快愈好,可先给一二千字,余续写”。并在信中特别强调说,文章“是写给外国人看的,只记事,不发议论,二三千字就够,但要快” (《书信.致萧军.1936.2》)。这一年鲁迅的肺病日益严重,十月就去世了。重病缠身的鲁迅,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亲自操劳,搜集有关抗日的资料,积极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鲁迅这样做难道不是对抗日斗争的最大支持吗?鲁迅不仅以“言论”表明自己的抗日立场,更以行动证明了自己是抗日反汉奸斗争中的一名坚定分子。

我不知道那些攻击鲁迅的人所说的“抗日言论”是什么标准,是不是只有喊“痛打小日本野心狼”这样的口号才算是“抗日言论”?鲁迅的文章中的确没有这样的字句,鲁迅是文学家不愿意使用口号般的文字。但即使他愿意使用,GMD政府允许吗?蒋某说了,对日本侵占东北要“忍痛息愤”,“逆来顺受”,不准“奢言抗日”。上海市政府更明令禁止反日宣传,取缔抗日团体。在这样的上海,“抗日言论”就是非法言论。鲁迅的文章没有“痛 打小日本野心狼”的字句,尚且不能发表,要是真有这样的字句,GMD政府的审查机关能通过吗?

上述种种事实,把NewLoveLoser的谎言击得粉碎。大家看到了,鲁迅的“抗日言论”何止是“一个字眼”,是一篇又一篇,篇篇都清楚地表明了鲁迅坚定的抗日立场。

公孙卜可 2006.1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