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为什么没人讨论鲁迅? -- 火雷噬嗑

共:💬24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帖)鲁迅何时“讽刺嘲讽”过“抗日文学”?

鲁迅何时“讽刺嘲讽”过“抗日文学”?

--鲁迅与“抗日”(三)

NewLoveLoser说,当时“艺术界发起‘抗日赈灾义演’ 、‘慰军演出’、‘抗日话剧’,文学界虽然有‘国防文学’、‘抗日文学’之争,但都是在尽国民的责任,为什么所谓的‘族魂’ 却这样冷酷无情地讽刺嘲讽这一切的努力?”

这是无中生有的诬蔑,鲁迅何时“讽刺嘲讽”过“抗日文学”?

在“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之争中,鲁迅赞成后一口号,他不同意“国防文学”这一口号,也明确地提出了自己所以反对的理由,但他从来没有“冷酷无情地讽刺嘲讽”“国防文学”。至于“抗日文学”,鲁迅不但没有“冷酷无情地讽刺嘲讽”,更是竭尽全力予以扶持。《八月的乡村》《生死场》的出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萧军和萧红从东北沦陷区逃到上海后,将他们写的反映东北人民反抗日本占领的小说《八月的乡村》《生死场》书稿寄给了鲁迅,鲁迅看后倍加称赞。他说,我“见过几种说述关于东三省被占的事情的小说。这《八月的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严肃,紧张,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凡有人心的读者,是看得完的,而且有所得的” (《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鲁迅称赞《生死场》说:该书写出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绘人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指出:有人说“要征服中国民族,必须征服中国民族的心!”但《八月的乡村》《生死场》这样的书“却于‘心的征服’有碍。心的征服,先要中国人自己代办。宋曾以道学替金元治心,明曾以党狱替满清箝口。这书当然不容于‘满洲帝国’,但我看也因此当然不容于中华民国。这事情很快的就会得到实证。如果事实证明了我的推测并没有错,那也就证明了这是一部很好的书”(《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事情果然不出鲁迅料,被鲁迅如此赞赏的“抗日”小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书报检查委员会审查了半年,结果是不许可出版。最后鲁迅他们只得自己筹钱,以“奴隶丛书”的名义自费出版。

“好书为什么倒会不容于中华民国呢?那当然,上面已经说过‘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与无耻’。”(《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事实证明,不是鲁迅“冷酷”对待“抗日文学”,而是“中国军阀”为讨好主子而扼杀“抗日文学”!

鲁迅对当时的一些反动的、不健康的文艺现象,态度的确“冷酷”,批评的确严厉,比如:

-对媚日的“民族主义文学”如《黄人之血》的批评。这篇长诗写于1931年10月,正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之后不久。 在这种时候,国民党的御用文人们不写国人的抵抗和日军和残暴,却歌颂蒙古人拔都汗带领“黄人联军”讨伐“斡罗斯”。鲁迅指出诗人心中的“拔都汗”就是日本侵略者,“民族主义文学” 就是媚日的“宠犬”文学。关于鲁迅批评《黄人之血》的具体内容,我将在《鲁迅与“抗日”(四)》中作详细介绍。

-对那些消磨国人战斗意志的软绵绵的“麻醉”文艺的批评。如象林语堂提倡的“寻开心”的“性灵”“幽默”小品,张资平的三角恋爱小说,能“强身去悲观”的 “美国滑稽电影”以及那些在“国难”中“抚摩”秋天自我陶醉的散文诗歌,等等。鲁迅批评说这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是“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奴隶)生活”的“麻醉”文学。(《沉滓的泛起》《漫与》)

-对那些打着“爱国”旗号,掩盖“不抵抗”行径的自欺欺人的文艺的批评。如宣传什么“‘乞丐杀敌’,‘屠夫成仁’,‘奇女子救国’一流的传奇式古典” (《新的女将》)以及“爱国歌舞”之类的东西。前方“不抵抗”,后方却大肆宣传什么“爱国歌舞表演”是“促进同胞努力,达到最后的胜利”的“国难声中的兴奋剂”!(《沉滓的泛起》1931.10.29)这样的鬼话谁信?“练了多年的军人,一声鼓响,突然都变了无抵抗主义者”(《新的女将》)放下了手中的枪炮,幻想“一声锣响,出于意料之外的人物‘为国增光’”;或靠大上海的“歌舞”做“兴奋剂”来“促进同胞努力,达到最后的胜利”。对这种自欺欺人的宣传不 “冷酷”,那就是对饱受日冠屠戮的国人的“冷酷”。鲁迅的批评有什么不对吗?

事实证明,说鲁迅“冷酷无情地讽刺嘲讽”“抗日文学”纯粹是造谣诬蔑。实际上当时中国文艺界抗日反汉奸斗争的中坚力量,正是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联盟” 和团结在其周围的进步作家。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抗日题材的电影,能听到的抗日歌曲,绝大多数出自他们之手。作为左翼作家联盟盟主的鲁迅怎么可能“冷酷”对待 “抗日文学”? NewLoveLoser 以无中生有的谎言攻击诬蔑鲁迅,恰恰暴露了他自己的低能。

公孙卜可 2006.1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