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喇嘛的收入情况 -- runner

共:💬43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日常支出的情况

西藏89年平息暴乱后,政府改变了过度宽松的政策。开始从限制各个寺庙的人数和规模入手逐渐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首先解散了一些新建立的寺庙,遣散其中的喇嘛,回家务农或者放牧。对重点寺庙,如扎什伦布寺、大昭寺、萨迦寺等7、8家著名寺院,全部由国家供养。全部喇嘛都有级别,国家按级别发给工资。但是需要严格限制人员数量,这就是寺庙有国家正式编制的由来。我面前的就是一个副厅级的喇嘛,配有专车和秘书。司机和秘书当然也是喇嘛。

以扎什伦布寺为例,全寺的人员编制是900多人(具体的数字记不清了,应该是不超过1000人)。只有寺内的僧侣中有人病故、意外身故或者是有人还俗,才可以补充新的人员。而且新入寺的人要经过严格的体检,番有智力障碍,肢体残疾的一概不能接收。国家拨给专项资金给这些寺庙,用于经营一些产业。全部收入都归寺庙自己所有,要求他们可以达到自己自足,日常支出国家不再提供支持。如果需要扩建或翻修,地方和中央政府提供全部所需要的资金。

对于象格来等人供奉的楚布寺等寺庙,地方政府只一次性提供资金帮助其发展生产,同时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运动,要求喇嘛们至少要达到能为自己提供口粮和肉类食品。于是在很多的寺院后面,喇嘛们要开荒种地,养牛养羊。几千年来喇嘛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历史基本结束。但是这类寺庙的翻新和扩建政府不提供全部所需要的资金,所以格来他们每年还是要捐数量巨大的钱粮供寺庙使用。

看来,日常支出是不给钱的,但是,全部喇嘛都有级别,国家按级别发给工资。

大的寺庙国家拨给专项资金,用于经营一些产业。全部收入都归寺庙自己所有;小的,地方政府一次性提供资金帮助其发展生产,同时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运动,要求喇嘛们至少要达到能为自己提供口粮和肉类食品。

这些寺庙同时还接受供奉。

没看出来那亏待他们了。

再来一段,经营得好的寺庙。

到了寺门口,出来了一个50岁上下的喇嘛,带着金丝眼镜,身上的袈裟也颇为考究,脚上穿的是一双款式在内地都很流行的皮鞋,擦得油亮。简单地互致问候,老者从口袋里拿出名片,上书:XXXX 扎什伦布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下面还有一个更加独特的头衔:扎什伦布寺多种经营委员会主任。

到过扎寺的内地游客不计其数,可能没有几个人听说过这个多种经营委员会。其实就是一个寺办企业,我们面前的高僧就是寺办企业的董事长。是不是又有了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多种经营委员会下属有车队、宾馆、旅行社等等单位,都是由扎寺出资建立。车队仅4500越野车就有30多辆,转租给个体司机拉游客。还有几十辆卡车,在西藏各地搞货物运输。宾馆和旅行社则由其他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多种经营委员会的职责如同董事会,每年负责收取承包费,审计下属单位的帐目,核定第二年的费用。下属公司的经营很有一定的规模,每年可以上缴几千万的利润,包括扎寺的门票收入也都归寺院所有。全部利润用于寺庙的日常维护和喇嘛们的日常开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