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 九霄环珮

共:💬81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儒家思想继承了本源的什么?抱旧守残。

新儒家极其可笑的一点是以“中华文明”的代表自居,但让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儒家究竟是不是代表。

    

首先我们要说中华文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理所当然地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就以百家争鸣的时代来说吧。

    

    代表中国哲学思想的:老庄。

    代表中国政治思想的:法家。

    代表中国经济思想的:法家、轻重家。

    代表中国军事思想的:兵家。

    代表中国科技思想的:墨家。

    代表中国外交思想的:纵横家。

    代表中国宗教思想的:道家(佛教是外来宗教本土化)

    

儒家能站在中华文明的哪一个角落里?道德、礼仪。但是否除了儒家,其他家就不讲道德,不讲礼仪?非也。就以“仁”来说,墨家的非爱兼攻,是不是更胜于儒家?

    

儒家又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著作?拿周的一套当自己的一套。孔子述而不作,《四书五经》大多是编辑他人之书当成自己的经典。《春秋》删减太过,净塞自己的私货,得了个“春秋笔法”的“美名”。

    

以道德、礼仪的“无上追求”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是不是很可笑呢?

    

我们不是要消灭儒家,是要让儒家回到该呆的位置上!

  

自汉起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至唐科举把儒家“经典”(这是要打问号的)列为考试课目,自儒家继把握教育权再掌控科举制度,从而掌控整个知识阶层的入仕路径。中国慢慢地真正地儒化了。“述而不作”的儒家终于有机会名正义顺地把中华文明的所有成果据为己有,无耻之尤莫过于此。

    

但可惜的是,“春秋笔法”的儒家无法改写所有的历史,翻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一页,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在儒家在“独尊”之前究竟能不能代表中华文明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