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建议】河里的争论是否多点理性? -- 观望者

共:💬36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理性思考已经成了大钉耙子?

不想说话,但如今实不可忍。

而鲁迅的争议就是他对国民政府抗战的批判。很多人的看法那是革命的,但最大值得争议就在这里。从抗战的结果来看。国民政府还是积极的,但周树人先生并没看到那个时代中国的团结的重要,反而叫嚣对政府的一切的批判。这是怎么回事?

楼主看来是连918事变,128上海之战,鲁迅去世,西安事变,七七事变这些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都没有搞懂。就已经能够捧出“从抗战的结果来看,国民政府还是积极的”来推定鲁迅对其时政府的批判对于抗战的负面意义来了。我觉得这一点实在很强,很强,超强。这就好比一个人病愈了,反而斥责自己吃下的药都是狼狈为奸、意在索取自己性命的一样。

请记住,楼主在本文前面刚刚说过“这样的后果就是今天的西西河里争论中大家看到的一些人发言并没有多少逻辑分析上的东西。”实在是强啊,真有先见之明。

在抗战的问题上,河里很多人的观点也是趋于国民政府的抗战就是反人民的。

这句话的实际意义就是“谁和我争,就是反革命的!”这叫做什么遗风来着?

问题则偏偏是,楼主前面已经说了“这几天河里的争论贴比较多,这是中华文人独特的人文精神。这本是一好事。但从目前情况看有点变味了....”看来被用“WG遗风”被首先呛了一口的人反而是我们,实在是强,太强了,太有先见之明了。我在河里这些日子,深感这正在形成一种传统。

至于说到鲁迅对抗战的批评,大家有没有看到那个时候的国民政府的兵工厂只有武汉,南京,上海,广东这几家?这些工厂的产能又几何?连对付国内分裂势力的弹药它都要进口

这也很强啊,早前就已经对此有过论战,才短短一两月,楼主就能忘个一干二净,令人佩服。我告诉你吧,民国的历史,是从1931年9月19日开始的。

老兄,您这么健忘,又这么爱说话,那这个争论是永远都不会完的。我能问您一句吗?“您到底是不是我的仇家派来玩我们的?”

你还指望这样弱的政府能和日本一战吗?而那个时候不是只有南京一个政府。比如江西的中华苏维埃政府,福建中央政府,广东政府等一大堆东西周树人先生好象没有批过吧?这就是他的爱国?

牛,谈拥护,谈功劳时,只谈一个政府,谈责任,谈负面,原来我们有很多政府。

至于说到深一点,鲁迅的意义只在于党争有意义。其它的我就不苟同大家的观点了。比如《三味书屋》对旧教育的批判,他就有失偏裨和正大。《三味书屋》里他那迂腐的先生给他刻板地教他旧的东西,而他就这里暗示中华传统是迂腐落后和可笑的。而他描写他的逃课则暗示他对先生(或者是传统)的不尊重是革命或者是合理的。

无语,彻底无语。

把卢梭当作张爱玲来读,这缺的的确不是文学功底。

再说一句,楼主高举“理性”大旗,抡足力道,这那是求得“和谐”啊?这分明是宣战,这分明是嫌吵得不够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