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北的面食(一) -- 河蚌

共:💬92 🌺40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西北的面食(三)

一直以来写文章就是在自娱自乐,但终于还是经不住诱惑(能够和最景仰的萨大、老冰、马外马甲共泡一河的诱惑),毅然下水。没想到刚一下河里就引来了众多河友的拍砖,不过做事总讲究个善始善终,已经写了就硬着头皮写下去,已经发了就厚着脸皮发下去,已经挨砖了那就欢迎更多的砖,当然花差花差就更好了。

上次写到羊油茶,说了一句不地道的话,最好吃莫过于是羊油茶做的糊涂面条,马上就遭到河友迎头一砖——”最好吃的做法是用刚开的滚水细细冲开,然后泡入麻花,撒杏仁、撒黄豆、撒核桃碎、撒芝麻然后沿碗边吸溜“。呵呵,只有惭色满面了,看来自己真是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连家中的作法都有些暴殄天物了。

不过穷人家的孩子,也有喜欢吃的东西不是,刘姥姥家的茄子和贾府的茄子虽然都是茄子,那做法和吃法可差的大了去了。山东老汉怎么说来着?皇上爷,那还不得天天吃煎饼卷大葱呀。虽然我不是山东人,但家岳却是地道的海南丢,所以,咱呀,还是继续写这穷家小户的见识。

第一次见到的羊油茶,是母亲探亲时带回来,深褐色的一块,石头状,想来掂在手中用以吓狗,也应该是绝对够格的。煮面时,就用菜刀在锅上面刮取,粉末和小块纷纷落入,随着水汽散开,清汤面就变成了浓汤糊涂面了。第一次吃时还有些不惯,但几口之后就发现了妙处,十分的滑润,有点咸膻味间杂其中,虽然不够壮重,却如同喜爱的猪大肠那样,不是有人说嘛,猪大肠要是没有一点草味那就不是猪大肠了。当然最喜欢的还是那些没有完全溶入汤中的小块。

其实羊油茶已经是富裕时代的东西了,在我的记忆里,它已然是八十年代幸福生活的标志之一。在更前面的时代,我们主要的食物是包米面。现在上网的,大概很多已经不知道,中国的粮食曾经是计划的,如同现在生孩子一样,每个人都有定额(其实粮食制度的取消也就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但是现在真的好象已经久远的象一百年前的事了)。在七十年代,父亲是三十四斤,母亲是二十八斤,而我们这些小孩是十四斤,七成是粗粮,三成是细粮。可想而知,在我们的记忆中,那黄澄澄的东西会有多么深刻的印象。

在现在的生活中,包米面起的是调节口味的作用,很多人对玉米面的爱好,颇有些象陆小凤中那个高贵的宫九见到鞭子的感觉。但是就象东北人经常说的,“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在那个时代,也别把包米不当粮食,而且可以更进一步说,只有包米才是粮食,白面和大米,那叫经济作物。当然这种情况到了大米产区又会发生变化,就比如俄滴老家,汉中,就一年四季只有米饭,而在大巴山里,一年有三季的主食是红苕。

包米也有包米的作法。最常见的是两种,发糕和糊糊。也许还有人会说出第三种,蒸包米,但是与我前面说的猪肉相反,小时候,包米面吃的眼睛都绿了,但是整个的包米,那是一回都没见过。呵呵,神奇的经历吧,其实一点都不神奇,我们家是兵团的,不过是工业兵团(八十年代初取消了,和农业兵团一样,师、团、连、排、班建制),不种地,但是每个连队都有食堂,也都养猪。

包米最大的问题就是粘性不够,因此没法捏起来做成面条。在八十年代,曾经出了一种轧面机,硬是用蛮力把包米面做成了面条,当时称为钢丝面,一开始吃还觉得可以,久了发现真的和钢丝一样,大概口味确实不好,流行了两年就不见有人吃了(那个时代总会有一些东西几个月内就风靡全国又忽然消失,比如红茶菌或者君子兰)。而在没有钢丝面之前,包米只有面里掺水和水里撒面两种做法。面里掺水,然后放到蒸笼中,出来就是发糕,水里撒面,直接下到锅里,就是糊糊,换一个比较文雅的名字,玉米羹。

当然,如果只有上面这些,那么粗粮的记忆也就太平淡了。实际上即使在现在,作为一个龙套,粗粮也依然有它的精彩,何况在那个时代,只有包米敢说:”我才是主角,除我之外无它角!!“。是个角自然就会有很多的行头,变出很多的造型。别以为造型是个现代名词,其实这个东西很古老,而且一直都有将麻雀变凤凰的功效。比如窝头,下面一坑上面一尖,就是贫困生活的象征,但是翻过来,下面是尖上面是窝,然后再在窝里稍搁一点点流体,这个,就叫蛋挞。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由窝头到蛋挞的过渡恐怕远比做钉子汤还要复杂,所以我们对于包米面的变化不能抱如此大的奢望。我们要做的,也不是面对玉米糊,闭上眼睛,心中默念,珍珠......翡翠......白玉......汤(虽然这样说不准还是会有神奇的功效的,就象某些女生喜欢在某些时候闭上眼睛,然后就可以将猪头老公想象成刘德华)。我们要做的只是想用一个简单的道具对已经做好的玉米糊做一个深加工,并不需要再多的技术含量。这个深加工的产品,叫做“鱼鱼”。

就象介绍说的那样,“鱼鱼”其实并不是鱼的样子,它的样子更象是蝌蚪。不过它的做法真的不象纸面上说的那么生涩。只要你能熬出一锅糊糊,这东西也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工作不过是接一盆凉水(是面盆不是洗脸盆),做一个漏勺(四块木头,一个铁皮,木头订成方盒,铁皮打上眼作底),然后将糊糊倒进漏勺里(别让它溢出来是唯一有技术含量的动作)。稍待不会儿,你就可以把凉水中的那些放大了n倍的蝌蚪捞出来,放上老醋酱油辣椒(当然你也可以凉热一起来个冰火九重天),然后粗粮版的全素斋就已经准备迫不急待的想进到你的肚里了。

夜了,休息,休息一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