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TVO April 18 关于中国和奥运难得的深入访谈 -- pxpxpx

共:💬26 🌺5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TVO访谈节目所带来的启示--曾经的你也许就是现在的我

我的桌子上放着JAN WONG(黄明珍)的几本书,包括RED CHINA BLUES和BEIJING CONFIDENTIAL。面前的电脑屏幕上零乱的叠放着一堆窗口,每个里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关于这五位嘉宾的信息。

随着对他们了解的逐渐增多,我内心的感受越发的复杂起来,可以说是五味杂陈。

当我的目光再次落回到采访的现场时,画面上57岁的关卓中和坐在对面年轻的夏河正在为打出红旗的事情质问着,辩解着,一旁51岁的姜教授和55岁的黄明珍很专著的看着他们,一个数字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里--

1979

30年前的1979,同样在多伦多,同样是2000多被媒体激怒的的中国人,同在繁华的市中心,同样的在太多的沉默之后爆发了。跨越了整整的30年,两代人争的都是相同的两个字--公平!

同样作为组织者的关卓中和夏河,面对不公,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战斗,相隔了30年,不知在他们对话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争论之余,心有所动呢?

同在1979年,在地球的另外一端,当年26岁的黄明珍(JAN WONG)正兴奋的留连在西单的民主墙前,紧张的与周围激动的年轻人交谈着,这位从北大毕业不久的加拿大女孩,在中国的第五个年头里,成为第一名纽约时报的驻京记者,此时的心情是兴奋?是激动?是困惑?还是失落呢?看着昔日与自己一样狂热的年轻人正在同样狂热的谈论着中国的民主和未来,她的心情也许是自己都很难描述清楚的。不知当年与她交谈的年轻人里,有没有目前颇有影响的姜闻然。作为不太离谱的推断,这位日后的政治学教授想必是同样的激动吧。在那个极其不平常的年代里,这位20岁就考上北大的77界历史系学生很可能有很多终生都难以的经历。

30年后,当他们面对夏河的时候,是否从他略显青涩的发言里看到多年前的自己呢?同样是离家千里,万里,同样是处在历史的重大时刻,一样的兴奋,一样的憧憬,这些可否唤起黄,姜两位的一些回忆呢?

穿越历史,曾经的你也许就是现在的我。

虽然时间无情,可又有谁可以平静的面对那两个无数人都魂牵梦绕的字呢?

中国,你有时好沉重,有时又是多么的可爱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