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TVO April 18 关于中国和奥运难得的深入访谈 -- pxpxpx

共:💬26 🌺5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TVO April 18 关于中国和奥运难得的深入访谈

    4月18日,加拿大的TVO组织了一次讨论中国和奥运的访谈,节目叫 Chinese on China,我个人觉得很好,现将译文和节目给我的启示贴在下面,热闹过后,也许是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了。

    下面就是视频(这段视频有两个部分,请跳到中间看后面的部分。不过前面这部分也不错的)。

    [flash=640,480]http://www.tvo.org/theagenda/video/TAWSP_Full_041808.swf[/flash]

    • 家园 谢谢提供
    • 家园 丝毫感受不到有何“深入”的地方啊

      感觉还是“海客谈瀛洲”式的访谈。看译文里,这个访谈的嘉宾就是一群对中国只有一知半解的所谓“中国通”。

    • 家园 .

      .

      • .
        家园 你没有必要吃惊

        让我比较吃惊的是,在讲完她的新书之后,她还专门介绍了一下西藏。包括西藏的历史(提到了唐朝时土番一度占领长安),以及西藏历史上隶属中国管辖并且高度自制的事实,还提到了清末英国对西藏的入侵,入侵的借口,屠杀的人口(3000)等,还提到了清灭亡后西藏宣布独立,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承认。之后,她接着提到50到59年的解放军进藏,明确的强调那不是简单的入侵(暗示对西藏主权的恢复)。她的这些观点还是比较客观的,在这个时候能有这个务实的态度,应该说是不错的了。

        她之所以不在TVO的电视访谈上公开讲述这段她早就知道的西藏历史,无它,是因为在西方如同在中国一样或者世界其他任何地方一样,每个人,尤其是她这样靠公众谋生的名人,表明政治正确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西媒赤膊上阵、齐齐摸黑中国的当口,她只会象在文革中一样,再次摒弃良心,选择自身。

    • 家园 .

      .

    • 家园 对各位的回复一并感谢!
    • 家园 The Chinese trying to save face

      他们(也许不包括Alex和教授)认为中国人试图挽回脸面,言下之意就是中国人已经丢脸了。

      何谓丢脸?做错了事被人家发现,那就是丢脸。

      若是做对了事,却被别人歪曲抹黑,横加指责,那叫被诽谤,不叫丢脸。

      所以说,立场从一开始就定下了:我们是正确的,你们是错误的,我们只是想探讨一下,如何能够更好地指出你们的错误,教育你们,使你们进步。

      无论有意无意,那些坚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评论中国的人,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

      p.s.楼主的评述够详细,给你多送几朵花。

    • 家园 我觉得并不好,基本没什么交流。

      没有出什么意料之外的东西。中国人的感受他们还是没有理解,给人家印象的就是中国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勉强给了中国政府一个面子。而且还一直为了身份政治刻意讨好西人。可这根本就不是面子的问题啊。

      有一个现象我一直很有感触。就是中国人在一起的时候谈的是一种观点,当有了西人在身边,自己的观点就跟着人家跑了。说到后来自己都奇怪:我怎么会说出这种意思完全相反的话??

      起码我总有这种感觉。自己鄙视自己一下。

      • 家园 因为和西人要讲政治正确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中国人之间,直奔主题,切中实质,讲的是心里所想的真心话

        西人虚伪的要命,不讲本质,只讲台面上好听的话。和他们在一起,不免要照顾他们的脆弱心理,用那些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话和他们周旋

      • 家园 我同意你的观点

        这种评论节目与民意调查类似,选择对象是非常值得斟酌的。

        一方面,需要有持不同的观点的人参与,不能造成一边倒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反映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的实际比例,对半分不代表民主。简单说,我们让一个台湾人与一个国人就台独进行辩论,结果如何就很难说。一方面,是代表的辩论能力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是一对一不能代表实力对比。

        所以,在这个评论中,有两位是反对这场运动的,一位持中立态度,只有一位是支持者,加上主持人偏向西方传媒和西方思潮,可想而知结果如何。就这个讨论也好辩论也好,有几个问题根本没有反映出正确答案。

        西方传媒是否真的只是好意的指责中国政府和人权问题?不是。

        西方群众是否在所谓“指责人权问题”的运动中没有种族倾向?不是。

        西方整体对中国的快速崛起是否能够平静的接受?不是。

        海外华人与国内民众是否是简单的民族主义?不是。

        不懂不要紧,可以去学习,去了解。他们总是在指责中共政府这个那个,从来没有想过在沟通的意愿上,中共政府一直是很友善的态度。如果西方不能放低姿态,与东方的这些国家进行交流,继续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他们就永远不懂东方这个民族,永远“友邦惊诧”下去。

        老实说,有些人在国外呆的时间太长,年纪又大了,根本跟不上国内的形势,还在那里指手划脚的,以为“共军动态尽在掌握之中”,可怜可笑。

    • 家园 TVO访谈节目所带来的启示--曾经的你也许就是现在的我

      我的桌子上放着JAN WONG(黄明珍)的几本书,包括RED CHINA BLUES和BEIJING CONFIDENTIAL。面前的电脑屏幕上零乱的叠放着一堆窗口,每个里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关于这五位嘉宾的信息。

      随着对他们了解的逐渐增多,我内心的感受越发的复杂起来,可以说是五味杂陈。

      当我的目光再次落回到采访的现场时,画面上57岁的关卓中和坐在对面年轻的夏河正在为打出红旗的事情质问着,辩解着,一旁51岁的姜教授和55岁的黄明珍很专著的看着他们,一个数字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里--

      1979

      30年前的1979,同样在多伦多,同样是2000多被媒体激怒的的中国人,同在繁华的市中心,同样的在太多的沉默之后爆发了。跨越了整整的30年,两代人争的都是相同的两个字--公平!

      同样作为组织者的关卓中和夏河,面对不公,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战斗,相隔了30年,不知在他们对话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争论之余,心有所动呢?

      同在1979年,在地球的另外一端,当年26岁的黄明珍(JAN WONG)正兴奋的留连在西单的民主墙前,紧张的与周围激动的年轻人交谈着,这位从北大毕业不久的加拿大女孩,在中国的第五个年头里,成为第一名纽约时报的驻京记者,此时的心情是兴奋?是激动?是困惑?还是失落呢?看着昔日与自己一样狂热的年轻人正在同样狂热的谈论着中国的民主和未来,她的心情也许是自己都很难描述清楚的。不知当年与她交谈的年轻人里,有没有目前颇有影响的姜闻然。作为不太离谱的推断,这位日后的政治学教授想必是同样的激动吧。在那个极其不平常的年代里,这位20岁就考上北大的77界历史系学生很可能有很多终生都难以的经历。

      30年后,当他们面对夏河的时候,是否从他略显青涩的发言里看到多年前的自己呢?同样是离家千里,万里,同样是处在历史的重大时刻,一样的兴奋,一样的憧憬,这些可否唤起黄,姜两位的一些回忆呢?

      穿越历史,曾经的你也许就是现在的我。

      虽然时间无情,可又有谁可以平静的面对那两个无数人都魂牵梦绕的字呢?

      中国,你有时好沉重,有时又是多么的可爱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