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在写经济发展比较前,看利益说话:一些想写又不想写的话 -- 葡萄

共:💬88 🌺12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世界只有两大成煤带,75%的煤在苏联中国美国,印度不值一提

世界只有两个大型成煤带,一个是美国阿尔巴契亚山以东,一个是欧亚草原,延伸到中国北部,西边到德国

70%的煤在苏联中国和美国。印度煤炭不多,而且质量很不好,灰分多,印度的焦炭靠国外,就是因为

这个原因。以国别计,煤炭分布比例比石油还要偏。

http://energy.csu.edu.cn/onews.asp?id=103

从资源的地区分布看,集中北半球,其中以亚洲(主要是中国和苏联)、北美洲最为丰富,在全球地质储量中分别占58%和30%,欧洲占8%;而南半球则数量极少。以国家论,储量最多的是苏联,约占世界煤炭总储量的五分之二,其次是美国,约占四分之一强,以下为中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印度、波兰、南非和民主德国。

中国煤炭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

http://www.in-en.com/coal/html/coal-1033103330130095.html

由于各国对煤炭资源的评价原则、方法和选用参数不尽相同,因而,整理报道出来的资源量和储量缺乏全球可比性。但据不同国际组织和一些专家、学者对煤炭资源的多次评价所取得的共识,公认世界煤炭资源量和储量主要由原苏联、美国和中国三个煤炭资源大国所构成。

据报道,原苏联煤炭资源总量为6.8万亿t(垂深1 800m,1968年评定),美国煤炭资源总量为3.6万亿t(垂深1 822m,1974年评定),中国1981年第二次全国煤田预测结果,煤炭资源总量为5.06万亿t(北方垂深2 000m,南方垂深1 500m)。为了便于对比起见,将中国垂深1 501~2 000m区间的预测资源量12 610亿t对折减半(即6 305亿t),拟为垂深1 501~1 800m深度的资源量,则中国垂深在1 800m以浅的煤炭资源总量约为4.4万亿t,次于原苏联,多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另据“世界能源会议”《1989年能源资源调查》,实测煤炭储量美国为4 305亿t,原苏联为2 870亿t。中国详查以上储量大致相当“实测储量”。1988年,中国详查和精查储量合计为3 820亿t,次于美国,多于原苏联,居世界第2位。

按探明可采储量看,独联体为2 410亿t,美国为2 406亿t,中国精查储量大体相当于探明可采储量,1996年为2 299亿t,相比较中国在独联体和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三。

从以上概略对比看出,中国煤炭资源总量和储量都不小,称得上是煤炭资源大国。但是,相对于众多的人口和一次能源主要依赖煤炭的现实,中国又是耗煤量大,而人均占有量很小的国家。因此,珍惜保护、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唤起全社会都来关注。

中国煤炭资源总量和储量

http://www.china5e.com/news/meitan/200706/200706220106.html

  (1) 煤炭资源总量据煤炭工业部1981年第二次全国煤田预测汇总统计结果,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0 592亿t。其中,预测煤炭资源量为44 927亿t(北方至垂深2 000m,南方至垂深1 500m),煤炭储量为5 665亿t。

  预测煤炭资源量按可信度分:其中,预测可靠级资源为14 131亿t,预测可能级资源为19 851亿t,预测推断级资源为10 945亿t。按埋藏深度分:其中,600m以浅为12 044亿t;601~1 000m为8 996亿t,1 001~1 500m为11 276亿t,1 501~2 000m为12 610亿t。

  (2) 煤炭储量

  随着逐年开展地质勘探工作,煤炭累计探明储量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数字。据原地质矿产部统计资料,截止1996年底,全国煤炭累计探明储量为10 273亿t,其中,精查储量2 510亿t,详查储量1 815亿t,普查与找煤储量5 948亿t。煤炭累计探明储量减去生产矿井已经采出和损失的储量并计算了因多种因素引起的储量变化之后,所余下的称为煤炭保有储量。这是分析研究煤炭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的主要依据,是最常用的重要数据。煤炭保有储量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已划给生产矿井和正在建设矿井的储量,通常称为已占用储量;另一部分是还没有规划使用的储量,称为尚未利用储量。截止1996年末,全国煤炭保有储量为10 025亿t,其中,已占用储量为2 556亿t,尚未利用储量为7 469亿t。在尚未利用储量中,有精查储量893亿t,详查储量1 438亿t,普查与找煤储量5 138亿t。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