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群体骚乱】希望不要再以讹传讹了 -- 重庆老牛

共:💬5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有道理。尤其是新闻媒体在其中的角色

看新华社的报道几乎会让人第一反应站在政府对立面——官话和套话,根本没有要沟通的意图,而只是宣布一个信息而已。而且,全是清一色的为政府辩解,这帮做新闻的都没有平衡的概念么……(阴暗一点说,都不知道什么叫避嫌么……)

作为宣传机构的新华社,能发出这条新闻来已经体现了一定的进步;但,作为新闻媒体的新华社,这还远远不够。根本没有履行媒体的职责

1。事情的本末不清。媒体没能够探清基本事实,这就是给谣言提供温床。现在到底这女孩子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死的、她叔叔死了活了还没有定论。各个版本都流传开了,而且朝着复杂和暗黑的方向发展。

2。没有给双方说话的机会。这是专业上的缺失了(倒不一定和记者素质有关,而是环境使然不能多写的可能性大)。采访了半天,全是旁观者和官员,而观众最想知道的不是谁谁谁少卖了几斤西瓜或者哪个官员对和谐社会的理论又有了新认识,而是当事人怎么想怎么做的。

但一个字也没有。女生家人、目击的邻居、参与游行的人、相关的学生、李和王的其他同学、王娇的家人、处理此案的警察、姜厅长等在“上面”的人……一个都没有。

就像在西藏的事中一些西方媒体说的:隐瞒事件,则那事件必定是负面的。——偏激,但我们不都是容易这么想么?所有猜测中越黑暗的越容易为人所信,这就是谣言的特性,人性的特性。

3。沟通。媒体不仅没能给民众和政府的沟通创造渠道,反而制造了障碍。在这种公关危机里,地方政府对媒体作为沟通工具的使用手法还是拙劣的很(和中央在地震里的表现不是一个档次甚至不是一个年代阿)。当然,事情性质重大,谁都不敢随意变动常规处理办法以免担责任。但现在可以看到的是,在网上自发传播这新闻的过程中,负面的情绪累积的更大,这确实是在消耗地震以来中央政府在民间聚集的正面认知,更不利于事件的解决。

如果这次依然是延续地方瞒事--民怨沸腾--中央介入--事情解决的模式,只怕对中央的形象未必会增,对政府总体的评价会更差。

4。说到底,这关键依然不在媒体,媒体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其他势力力量的体现平台而已。再往下,就不是我能说的清楚的了。

靠,这写的也够官方的了。果然是论文做的久了不习惯说人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