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问一个愚蠢问题 -- 晨枫

共:💬45 🌺8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增发主要是三条途径:外汇占款、铸币税、银行借款

第一个是中国特色的“外汇占款”,出口换来外汇,或者海华送过来美元,通过商业银行到央行换成人民币。央行就印钞,或者增加电子数字,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增多了。这是近年来货币增发的主要途径,可以想象,1.8万亿美元外储,要增发出10万亿以上的人民币进入流通,而且这些人民币还不是持有人的负债,有自主支配权的。它在银行里表现出来的,有一个乘数效应,不只10万亿,A公司存在工行,工行贷给B公司,B公司存到建行,银行存款数字上可能多过20万亿。

第二类是政府的“铸币税”。这个就是央行印出来,然后政府花出去,空手套白狼。如果不通胀,也没人计较。头两类的钱是已经硬硬的给人用了,银行系统没有产权的。

第三个就是传统的增发,央行印出钱扔到商业银行。这算是央行存到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再把这钱借到社会上,所以现代经济不借钱是肯定不可能的。这一类的钱,最终产权都是银行的,央行发出去,商行再借出去,不管流到哪,都可以查清楚是谁借的,一级级还回来是可以的。比如现在说人资产多少多少,其实真要算钱,买房的可能大部分是负资产。越富的社会,越是负资产。不过央行是不会让商业银行清算的,不会搞这种大清算。而是按一套规则管理,什么利率、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银行也不会搞清算,不会让公司立刻还钱,不会让买房的立刻还贷。它不清算,社会上钱就越来越多。一紧缩,管你经济有多好,钱肯定就不如过去容易挣了。这一类的我感觉近年来不如第一类放出来的钱多。

这是我自己琢磨的,不知道书本上的说法是什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