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奥运期间程序员回家工作的经济分析 [1] -- 邓侃

共:💬16 🌺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奥运期间程序员回家工作的经济分析 [1]

[1] 链接出处

[2] 链接出处

[3] 链接出处

为了缓解奥运会期间北京的交通拥堵,软件公司的程序员是否可以不用去办公室上班?只要家里有电脑有网络,程序员在家工作是否可行?答案是可行的。国外有些软件公司规定,程序员每个星期可以选择一天在家里上班,这种做法,已经成为制度。

引申一下,如果奥运期间,程序员可以留在家里工作,那么奥运会以后,他们是否仍然可以留在家里工作?

再引申一下,如果程序员可以长期在家工作,那么软件公司是否没有必要租用办公室?

进一步追问下去,如果软件公司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员工之间的交流协作都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来完成,那么软件公司是否有必要存在?

我们探究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满足为学术而学术的好奇心,而且或许可以为解决网络经济的现实问题提供思路。

网络时代的特点之一是通讯的极大便利。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与人的联系更紧密,公司内部与外部的界线变得模糊,生产者(producer)和消费者(consumer)的界线也变得模糊,在维基经济学(Wikinomics)这本书里,作者认为未来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所以称之为 prosumer。在这样剧变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生产方式有可能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公司作为一种组织,在以往的经验里,它是组织生产的一个有效方式。在网络时代,我们或许应该重新审视公司作为组织的本质是什么,哪些部分对于网络时代而言,仍然是有效的,哪些部分过去是有效的,现在或许已经失效,需要改进?

1. 如何有效调动公司外部资源。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提到过黄页数据的收集工作。黄页数据是指商业网点,如餐馆旅店商场等等,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如机场车站医院政府机关等等,它们的地址,电话,营业范围,譬如餐馆的菜单,还有营业时间等等。目前的做法被称之为扫街,也就是地图数据公司派员工逐个走访每条街每个区域,记录每个商业网点和服务设施的信息。因为是专业人员去采集数据,所以扫街的优势是收集来的数据比较准确。但是缺点是收集周期长,成本高。

扫街作为传统的黄页数据收集方式,被大家公认是缺乏效率的做法。而且,大家也公认,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发动群众,让当地的居民收集这些数据。这样的做法,被称为用户生成数据,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像“大众点评网”,像国外的“yelp.com",都在从事这方面的尝试。但是迄今为止,用户生成黄页数据并没有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Google,Yahoo,微软的生活搜索,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方式,扫街收集来的数据。问题出在哪里?1. 如何发动大规模群众从事这个工作,2. 如何保证群众收集来的数据的准确性,他们不是公司内部雇员,如何让他们像内部雇员一样有责任感地工作?

类似黄页数据这样,需要有用户生成数据参与的问题很多,譬如前面我们谈到过,Wikipedia,百度知道,百度问答,百度音乐掌门等等热门产品,都是用户生成数据。激进一点讲,搜索引擎的未来,不太可能像今日之Google一样,完全依赖与某个无敌的算法,加上强大的机器。未来的搜索引擎,不仅仅是查找相关的网页,更重要的,是整理有关内容,成为知识库,成为生活工作指南。而这个整理工作,单纯依赖机器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大量用户的参与,也就是说,用户生成内容,在未来的搜索引擎中,可能会充当很重要的角色。

所以,如何招募用户参与生成内容,如何激励形形色色的用户,像公司雇员一样有责任心地工作,不仅是黄页数据收集一个领域的难题,而是一个广泛的难题。

2. 如何提高公司与公司间的分工与合作。

据说,史玉柱为了推广他们制作的网络游戏,组织人马去各个城市的网吧,现场推销。有时候会遇到其它网络游戏公司的团队也在推销,两拨人马甚至发生肢体冲突。姑且不论这个传说的真实性,这样的做法在成本上是否有效率,值得深思。全国这么多城市,每个城市网吧星罗棋布,史玉柱需要网罗多少人马,去做这样的网吧现场推销?每个城市安置100人的推销团队不算多吧,全国这么多城市,需要雇用多少人?或许有人反驳说,不需要每个城市都雇用推销团队,一个城市的团队完成了这个城市的推销任务以后,可以转战另外一个城市。但是在另外一个城市,这些人住哪里?旅馆住宿的费用是多少?

换一个思路,如果史玉柱把推销的工作外包给每个城市当地的推销公司,按推销成果付给外包推销公司劳务费。外包推销公司不仅可以为史玉柱工作,而且也可以从事其它工作,所以收费应该比史玉柱雇人专门从事推销工作的成本低。这样的做法是否比第一种更经济,更有成效?

进一步问,什么样的工作适合公司内部操作,什么样的工作适合外包给其它公司或者个人?哪些工作以往不适于外包,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变的适合了?

关键词(Tags): #互联网#科斯#制度经济学元宝推荐:老马丁,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