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奥运跟风帖】儿时的校园运动会 -- r33300

共:💬26 🌺5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奥运跟风帖】儿时的校园运动会

精彩异常的北京奥运会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顺利闭幕了,中国选手如愿以偿地以破纪录的100块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二,稳稳地占据了第一集团的位置。关于奥运的评价已经太多,我就不想多说了。但是忍不住想跟个风帖个小帖子,回忆一下儿时的校园运动会。

记忆中那个时候从小学到中学似乎每年都有运动会的。那是一个没有作业,没有教室,可以在操场上狂呼乱叫的日子。一般来说校运动会都会选择在5,6月份,距离考试还早,更没有学业的负担,所以说开运动会几乎就是学生一直盼望的一个节日。

开幕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运动会也要有开幕式的。基本上每个人都要参加这个开幕式的入场仪式。 当然了,咱们都是穷学生,没有人赞助,服装什么的当然都是自己解决。那个时候最流行的是白衬衣,蓝裤子,配上白色的球鞋,踏着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排队入场,自己感觉也是那么威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虽然服装已经更新换代,但这神态,这入场仪式仍然和儿时那么相似

饮食

校运动会,一般是要开上一天到两天的,中午一定是要自己带饭。

在那个物质没有极大丰富的年代,这方面也是八仙过海,各尽其能了。

标准配置,面包(更多时候是烧饼)加榨菜(或者咸菜),奢侈点的会带白煮蛋。汽水是没有的,大家一般都会带上一水壶水。那个年代瓶装水还没有出现,最常见的是军用水壶,也不知道都是从哪儿淘来的,反正是人手一个。用玻璃瓶带水的凤毛鳞爪,一般还是要在水里泡上一根蒜苔,据说可以解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记忆中的儿时,似乎家家都有这么一个老式军用水壶

中午吃饭时大伙一哄而上,那个时候肝炎还没有流行,对于有限的零嘴小吃是完全的XX主义。家境稍稍富有的孩子这个时候的光环往往能够超过场上的运动明星,因为,他(她)那儿有好吃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油酥烧饼是儿时的最爱,再加上一小包榨菜或者一个白煮蛋就是一个丰富的午餐

运动会投稿

校园运动会的一个特色是鼓励所有的同学投稿,这些稿件一般是一些四六不通的打油诗。主席台上的主持人会从中筛选出相对工整的在大喇叭里朗诵,这些稿件的投送数量和播出数量会计入班级的“精神文明”积分以备评选最佳精神文明班集体之用。

典型的播报应该是这样的:

“下面播报x年纪x班的投稿:

小小跑道不算长

运动员们像饿狼

前面有头小肥羊

谁先跑到谁先尝 … “

整个运动会因为这些投稿而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比赛

一般来讲,比赛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例如3年纪组4x100米男子接力,5年级组男子跳高等等。我当年正是贪长的时候,身高算是班里的头几名,因此上每年运动会总要被班里的体育委员(也有叫体育班长的)“强行“拉去报名。一般也就是短跑,跳高跳远什么的。进入前六名(会给班级加分)一般都有把握,但是那金牌是从不奢望的。

金牌,总是被各年级的几个留级生把持的,这个时候运动场是他们的天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校园运动会的奖品,大多为一两个写字本子外加一张运动会奖状。

终于有一年,学校里来了一个从市体委调过来的副校长,在他的大力主张下运动会比赛项目按照年龄进行。那届运动会我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最终为班级获得了两个第一名。从那个时候起我明白了体育比赛公平是第一位的。

教工运动会

一般来说,运动会最后会留一些时间进行一些教师之间的比赛。这仿佛就像残奥会紧跟在奥运会之后举行了。

老师们的比赛一般来说就不分年龄,年级,甚至性别了。都是些老少咸宜的项目。

例如,自行车慢骑比赛,比谁最慢;托乒乓球赛跑(一手拿球拍,拍上托一个乒乓球,跑动过程中那个球不得落地);等等等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着昨天还在课堂上传道授业的老师们在场上洋相百出,其效果绝对比得上一个精彩的闭幕式。

难忘儿时运动会!

关键词(Tags): #校园运动会元宝推荐: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