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奥运跟风帖】儿时的校园运动会 -- r33300

共:💬26 🌺5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奥运跟风帖】儿时的校园运动会

    精彩异常的北京奥运会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顺利闭幕了,中国选手如愿以偿地以破纪录的100块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二,稳稳地占据了第一集团的位置。关于奥运的评价已经太多,我就不想多说了。但是忍不住想跟个风帖个小帖子,回忆一下儿时的校园运动会。

    记忆中那个时候从小学到中学似乎每年都有运动会的。那是一个没有作业,没有教室,可以在操场上狂呼乱叫的日子。一般来说校运动会都会选择在5,6月份,距离考试还早,更没有学业的负担,所以说开运动会几乎就是学生一直盼望的一个节日。

    开幕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运动会也要有开幕式的。基本上每个人都要参加这个开幕式的入场仪式。 当然了,咱们都是穷学生,没有人赞助,服装什么的当然都是自己解决。那个时候最流行的是白衬衣,蓝裤子,配上白色的球鞋,踏着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排队入场,自己感觉也是那么威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虽然服装已经更新换代,但这神态,这入场仪式仍然和儿时那么相似

    饮食

    校运动会,一般是要开上一天到两天的,中午一定是要自己带饭。

    在那个物质没有极大丰富的年代,这方面也是八仙过海,各尽其能了。

    标准配置,面包(更多时候是烧饼)加榨菜(或者咸菜),奢侈点的会带白煮蛋。汽水是没有的,大家一般都会带上一水壶水。那个年代瓶装水还没有出现,最常见的是军用水壶,也不知道都是从哪儿淘来的,反正是人手一个。用玻璃瓶带水的凤毛鳞爪,一般还是要在水里泡上一根蒜苔,据说可以解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记忆中的儿时,似乎家家都有这么一个老式军用水壶

    中午吃饭时大伙一哄而上,那个时候肝炎还没有流行,对于有限的零嘴小吃是完全的XX主义。家境稍稍富有的孩子这个时候的光环往往能够超过场上的运动明星,因为,他(她)那儿有好吃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油酥烧饼是儿时的最爱,再加上一小包榨菜或者一个白煮蛋就是一个丰富的午餐

    运动会投稿

    校园运动会的一个特色是鼓励所有的同学投稿,这些稿件一般是一些四六不通的打油诗。主席台上的主持人会从中筛选出相对工整的在大喇叭里朗诵,这些稿件的投送数量和播出数量会计入班级的“精神文明”积分以备评选最佳精神文明班集体之用。

    典型的播报应该是这样的:

    “下面播报x年纪x班的投稿:

    小小跑道不算长

    运动员们像饿狼

    前面有头小肥羊

    谁先跑到谁先尝 … “

    整个运动会因为这些投稿而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比赛

    一般来讲,比赛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例如3年纪组4x100米男子接力,5年级组男子跳高等等。我当年正是贪长的时候,身高算是班里的头几名,因此上每年运动会总要被班里的体育委员(也有叫体育班长的)“强行“拉去报名。一般也就是短跑,跳高跳远什么的。进入前六名(会给班级加分)一般都有把握,但是那金牌是从不奢望的。

    金牌,总是被各年级的几个留级生把持的,这个时候运动场是他们的天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校园运动会的奖品,大多为一两个写字本子外加一张运动会奖状。

    终于有一年,学校里来了一个从市体委调过来的副校长,在他的大力主张下运动会比赛项目按照年龄进行。那届运动会我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最终为班级获得了两个第一名。从那个时候起我明白了体育比赛公平是第一位的。

    教工运动会

    一般来说,运动会最后会留一些时间进行一些教师之间的比赛。这仿佛就像残奥会紧跟在奥运会之后举行了。

    老师们的比赛一般来说就不分年龄,年级,甚至性别了。都是些老少咸宜的项目。

    例如,自行车慢骑比赛,比谁最慢;托乒乓球赛跑(一手拿球拍,拍上托一个乒乓球,跑动过程中那个球不得落地);等等等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着昨天还在课堂上传道授业的老师们在场上洋相百出,其效果绝对比得上一个精彩的闭幕式。

    难忘儿时运动会!

    关键词(Tags): #校园运动会元宝推荐:铁手,
    • 家园 我们高中运动会还有赞助商

      开运动会的时候,跑道四周,看台边都挂满了广告。一、二、三名的奖品除了奖状、笔记本外,还有赞助商的产品。

      另外,运动会入场式像嘉年华游行有的班舞龙,有的班找一个人扮成掷铁饼者,站在花车上,不断地比画。也有的班是跳舞。运动会结束的时候要评出入场式最有创意奖。我们班每年都拿一等奖。

    • 家园 每年运动会都是我出风头的日子

      那时候,我们班的宣传稿都是我包了,年年数量第一!原因很简单,把名字和项目一换就行。这么简单的办法竟然在我小学毕业后一两年才开始有人抄袭,可见当时民风之淳朴。

      当时最有意思的是播音员,一般都是五六年级的学生,男女各一人。念念赛程和稿子,有时也报一下在突发新闻。这中间经常有乐子。有一次400米,不知道怎么回事,运动员一个个摔倒,当时是这样播报的:400米开始了,运动员们争先恐后奔出起跑线,快到第一个转弯了,摔倒一个,又摔倒一个,再摔了一个,待会还要摔一个……

      当时下面乐翻了,教导主任的脸都变形了。

    • 家园 上中学

      的时候,每年都有全校田径运动会.我所在的班级年年总分第一.我们的得以力克群雄,独拔头筹的原因是我们采取了人海战术,四十多人,每人都参赛,而能进前六名就记一至七分不等.至今我还保留着当年"铅球比赛"第五名的奖品:一个红色塑料皮的小日记本.可惜当时的许多照片都去向不明.

      快毕业那年我们班险些走麦城.同学们会后究其根源,结果经"深入调查",认定的原因是我们的男班主任同全校总分第二名的女班主任谈恋爱,胳膊肘向外歪,里通外"班",在排阵布局上作了不利本班布置来讨好女友.开始我不相信.谁知后来他俩不久后真的结了婚.同学见面说起这事都要笑好一阵子.

    • 家园 小时候的运动会让人期待与激动

      百米决赛最激动人心,长跑最耗人嗓子

      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可以绕着偌大的操场一圈圈地转摊、分享。围坐聊天,随便做啥都没人管

      写稿子拼命往台上送,稿子多班级也加分,被播报出来更令运动员提气,同学们骄傲。临时客串播报员的音乐老师把“不要气馁”念成“不要气妥”也让正奔回去写稿的我双腿一软,差点摔倒。

    • 家园 那时候的运动会主要是可以不用上课在外面晒太阳爽

      比赛倒是没人关注

    • 家园 大家的童年似乎都差不多

      写得很形象,好像就是说的我小时候的事情,连最后捉弄教工的慢车比赛、托乒乓球跑都一样!花!

    • 家园 很好的回忆。我们轮流做过裁判,统计员,通讯员。。。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当年我就参加过这样的“残奥会”

      一般是年级组的老师为单位,混合接力。这样每一队都有一个年级的学生为啦啦队,很热闹的。不过每次过后都有几位到十位老师要请病假,呵呵。

    • 家园 【写的真好】花 赞运动会宣传报道组

      小小跑道不算长

      运动员们像饿狼

      前面有头小肥羊

      谁先跑到谁先尝 …

      公鲨才明白:敢情CCTV就是咱校运动会上的宣传报道组啊:

      这块金牌是你梦寐以求的吧?

    • 家园 367班走得好,都是娘子军,一个党代表...

      貌似少了一句,不记得了

    • 家园 376班只有一个男生?

      不是听说最近男多女少么?

    • 家园 除了一点,我们中午是可以回家的

      其他一模一样啊。

      花儿时的回忆。

    • 家园 欢迎校运会

      久远的甜美记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