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报-南方周末08-7-31 -- 端娘

共:💬13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读报-南方周末08-7-31

南方周末 2008.7.31 日 27、28版

《1964,日本移型换景》松本建一(著名评论家,丽泽大学教授)著,孙雅甜译

文章简要概括了日本近代以来的发展景观,将1964东京奥运会作为日本从近代到现代的分水岭,文章很长,主要从文化视角描述了日本社会的变迁,其中不少段落读来颇有兴味。关于日本社会脱离对立性结构—亚洲与欧美、农村对城市、地方与中央、农业与工业的对立,文化冲击消失的观点,应该是作者花费了心力构建出来的。可是我的兴趣却集中在作者对当代日本文化特征的描写上。

节选引文如下:

支撑着“近代日本”的精神,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大众,也不管是何种程度,都很好地体现在“奋斗”、“勤勉”、“节约”、“禁欲”、“正直”这类一般道德的词汇中。这些一般道德,保证了“近代日本”所认同的成功,即出人头地之路。

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的发达)对立构图被溶解。因此,旨在超越对立项文化性偏差的“奋斗”,也开始变得不再合理。

既然支撑着“近代日本”的精神是奋斗型的,那么其文化就必然要不断锤炼这种精神,换言之,是启蒙型、教育型、锤炼型的文化。

…………然而,所谓启蒙型文化,须得先有理想型,然后才会产生向理想型靠拢的精神动向。但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与西欧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城市型社会进入了成熟阶段。此时,西欧也好城市也好,都不再是理想型,而成为我们的现实生活。

我们这一代人,1964年升入大学,人们曾用“右手《朝日期刊》,左手《少年杂志》”这样的口号称呼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意味着“漫画一代”的出场。……从本质上看得更加透彻一点,是宣告奋斗型精神和启蒙型文化衰退的一代人出场。满足型精神和趣味型文化开始出现,……“一味地”、“拼命”的时代已经过去,“马马虎虎”、“凑合”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于是,在这种满足型精神支撑的社会里,现代日本人开始把找出符合自己口味、趣味的物质看作是一种文化。

…………从启蒙型文化到趣味型文化的过度,其市场性就包含在对兴趣和嗜好的执著之中。……在城市里变成了“孤独的群众”(李斯曼)的大众,开始变得异常关心他人的喜好。……城市型人类不仅要满足自己的“趣味”,另外,为了逃脱身在城市的孤独和不安,还会不停地观察别人在做什么,别人喜欢什么。即,他们希望把握同时代“信息”。

…………东京奥运会之后……在物资过剩的社会里,人们开始觉得体育运动是用来欣赏、享受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近来的年轻人被指责在做体育运动时没有毅力。

上面的引用,可算是从比较具体的方面来描写了日本文化的转型。这里面多多少少能看到我们现在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子,比如几年前的韩白之争。不过也存在很多的差异,比如所谓“对立结构”在我们这里还远没有消失。

在读这篇文章时,不停地将我脑中的日本社会、日本人拿来相互印证。有的地方作为外人体会不到,比如作者所说的满足型文化、马马虎虎时代等,在1964年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应该不是那么明显的吧,直到80年代,日本人的吃苦耐劳还是很有名的。而我的一个同龄日本朋友曾很严肃地说他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这个词,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种认真也符合最近对日本人的观感。也可能对身为日本人的作者来说,现在的日本人比起祖宗已经差了很多了。

文章末尾提到大众社会:

(战后)日本以美国为理想型进行了战后民主主义改革。大约20年后,在1964年前后,政治改革和社会转型重叠了。这一转型的最大的意义就是,由“大众”掌握社会权力的“大众社会”诞生了。在这个社会里,“大众”为了保卫自己的“富裕的社会”,甚至压制、歧视有损于“富裕”形象的势力。当然,在这其中,包括媒体在内的庞大的官僚结构担当了把“大众”的精神与社会权力相连接的任务。

……

现在,大众根据自我肯定的原理,正在积极地保护这种相对的“和平、安定和富裕”。以这种大众的保守化为前提,民族主义开始呈现出保护本民族利益和特权状态的民族利己主义。这一现象在国内表现为“大众”对少数人的压制和歧视,……。

这部分,我感觉是全文中最冷冽的一笔。一方面是身为中国人,被侵略的记忆无法抹杀,曾经的侵略者又在回到“保护本民族利益和特权状态的民族利己主义”的苗头令人一凛,心生警惕;另一方面是作者对大众文化和大众社会的描述,使人感到无奈,为那种群体性的偏狭感到无奈。而这种偏狭并非某个民族独有,反倒像是渗在人类骨中的集体无意识,有机会便会显现。在日本,有无聊少年用球棒击杀流浪的老妇,原因只是讨厌这种人。这种具体的恶,还体现在用漂亮的幕布遮挡起破烂的民居,或将某个区域事实隔离以免下层人危及上层文明,或者披上文明、文化、时尚、格调的外衣在书本杂志网络电视上选择性赞美以及选择性批判诅咒。人类文明贯穿着这种恶,像是一种不定期发作的病毒。

说一点轻松的。文中有一条线索,在日本战后的文化转型中,先是趣味综合杂志《文艺春秋》代替启蒙型文化的代表“岩波”和 “讲谈社”,然后是 “信息提供型杂志”《Dakapo》《Focus》代替趣味综合杂志《文艺春秋》开始发展起来。对现在国内从事杂志工作的什么什么分子们,不知是不是有所启发呢,赶紧转型引领一下潮流。

还有,作者关于城市人寻找自己的趣味,关注别人的趣味的描述,我觉得很有意思。若干年前,京城某杂志封面大大的一个“圈”字,原来大家都要分圈子生活了。那时我就感到非常的失落,因为自觉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子。圈子意味着朋友、同道,意味着助力、方便,意味着心理压力有地方释放,意味着精彩有人欣赏。甚至福尔摩斯他哥哥(他叫什么来着?名字很长)的俱乐部,也算是个圈子,因为大家都同意一群人在一起可以不必说话。圈子的另一面,意味着自觉或不自觉放弃独立判断与自由选择,比如福尔摩斯他哥哥想说话就得离开俱乐部了。

忽然想到,与城市对立的农村文化,在中国,是以家族为圈子的。为了在这个圈子里过得好,个人要放弃一些个性要求,同时家族圈子也给个人提供庇护。到了城市里,家族圈子没那么大力量了,同一利益或同一兴趣或同一志向的圈子,提供的也大致是这么个东西吧,让人心有所依。身在圈子中,就要认同,认同得越好,就被认同得越好。不认同的话,就可耻地孤独着吧!看来,再怎么调整,似乎都可归结到人作为群居动物的特性,圈子,是生存策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