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奥运终于结束了 -- 冯唐易老

共:💬44 🌺1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400亿太笼统了

看到一个奥运投入的分解:

  奥运投入主要是三方面:

  

  1、承办费用

  

  通常的奥运预算是指这一块。原来第一版的预算是16.7亿美元,后来经过三次改版,尤其是以安保投入为名,最后一版的预算达到了23.6亿美元,仅次于雅典奥运的24亿。

  

  北京奥运这23.6亿美元的资金不依靠国家拨款,据最新一期的《了望》新闻周刊援引专家的分析,北京主办本届奥运会,2005~2008周期里,国际奥委会的电视转播权总收入为 17.37亿美元,TOP计划总收入为8.66亿美元,所以北京奥组委从国际奥委会将分到大约11.37亿美元。

  据悉,主办城市可以从国际奥委会拿到两笔主要收入:一是国际奥委会电视转播权总体收益的49%,北京所得大约为8.51亿美元;再就是TOP计划(即奥运会合作伙伴计划)所有收益的33%,北京所得约为2.86亿美元。这就是国际奥委会总体收入运营方面提供给北京的资金。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易剑东近日在接受《了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强调,奥运会的一切权利属于国际奥委会,北京只是承办,要签订主办城市合同。国际奥委会是所有者和管理者,北京只是受委托举办奥运会。

  易剑东说,国际奥委会考虑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所以在收入分配上面有严格的规定。近年来,根据利益关系作出了一些调整,在规定上略有一些变化。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电视转播权,电视转播权的收入,组委会获得49%,另外的51%分成三份,分别归国际奥委会、单向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TOP计划是全球范围内最高级别的,其收益的33%给夏季奥运会组委会,17%给冬季奥运会组委会,20%给美国奥委会(原因是美国的企业在 TOP计划里往往占据绝大多数),然后10%给国际奥委会,另外20%各个项目委员会再分。按照上述规则,北京主办本届奥运会,2005~2008周期里,国际奥委会的电视转播权总收入为17.37亿美元,TOP计划总收入为8.66亿美元,北京奥组委从国际奥委会拿到的就是大约11.37亿美元。

  承办费用这一块,基本收支平衡后,目前的估算是盈余2000~3000万美元。通常盈利与否,是按这一块统计的。

  另外剩下的12亿美元预算多将主要依靠组委会通过2008年奥运会组委会合作伙伴、赞助商和供应商计划以及门票销售等来筹集。本届奥运赞助费成为历届之最基本已成定局。

  

  2、场馆建设费用

  

  原先场馆费预算曾为205亿人民币,2004年国务院接受专家建议,对预算进行“瘦身”改革后,现在基本是在130亿人民币,其中包括鸟巢32亿人民币,水立方12多人民币。共新建改建31个比赛场馆以及45个训练场馆。(说明:水立方是海外华侨捐赠的!)

  130亿人民币的场馆建设贵吗?是不是劳命伤财?对照一下下届伦敦的场馆建设费用,其主体育场预算为10亿6千万美元,而北京的主体育场鸟巢为32亿人民币,合6亿美元不到。应该说中国成本优势明显。

  

  3、基础建设费用

  

  这一块争议最大,“劳命伤财”论者多半指摘这一块。看看这一块到底怎么回事:

  

  北京市在2008年的前5年内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

  (1)900亿元资金用于修建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工程,建造完善的交通网络;

  (2)450亿元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如改善城市绿化、城市用水、空气质量等项目;

  (3)300亿元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对电子商务、高速信息、宽带网络和远程教育等工程投资;

  (4)150亿元用于改善水、电、气设施。

  

  

  其中的(1)、(3)、(4),早晚都得投,市政总是要投入的,而且这些东西奥运会后老外也带不走。

  问题是环境治理那块,450亿人民币投下去是否能让市民见效,得拭目以待,要是只有个短期效应,就不划算了。所以咱们老百姓眼睛得盯住这一块来算帐。好在首钢等迁出了咱们都看见了。

  

  那么,5年1800亿的投入市政建设(每年300多亿)算不算铺张?这个仁者见仁,这里提供一个数据,上海08年的市政建设是300亿。

单纯看场馆建设投入,比起上海世博会总预算:建设费用180亿 营运费用106亿,似乎并不算太离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