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志愿者手记 我与摄影的故事 -- aokrayd

共:💬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志愿者手记 我与摄影的故事

谢谢ready-go教导怎样帖照片,正好我们刚有国内的工作者传上来的照片,我就一并帖上来了。

zt:

http://www.ocef.org/cgi/lb5000/forums.cgi?forum=2

我与摄影的故事

[ 作者:陈敬?? http://www.xmuzj.com]

我这个人其实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的,起码,我一直这么认为。生在80年代,却只会唱唱毛主席年代的歌,为此,还被说做是“土人”!但是现在,我却被同学们冠以“伪艺术家”之称,这全部是摄影惹下的“祸”:―)

说起来也好笑,我是行政管理专业政策分析方向的研究生,与新闻美术一点不沾边,所以摄影对于我来说基本只是一种消遣,因此,我从来也没打算在摄影方面有多大发展,谁料到会有被人叫做“伪艺术家”的一天?

我买相机,学摄影,刚开始绝对是因为支教,觉得自己快要到大西北呆上一年了,又是一个风格迥异的穆斯林地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一定会有许多刻骨铭心的事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许多所见所感,我希望除了笔尖之外,还能通过摄影这门艺术来表达;二来,我也觉得相机这东西挺好玩,我一直很喜欢精巧的机械;三则是因为,自己感觉保送研究生了以后,空余时间好像比较多。

刚开始,买相机没钱,我的卡里只有评一等奖学金和“光华”奖学金剩下的一点钱,不多。印象中好像知道有种叫做海鸥的相机不错,还是国产的,我就是喜欢国货!接下来,到处找人打听,还不时上网查资料。后来一看,不行了,很多人评价国产的海鸥凤凰怎么怎么容易坏,个体质量差异大,哪些指标又不行,是“飞不起来的两只鸟”。那时我什么都不懂,怕了。你想,万一出了什么故障,怎么办,估计支教的时候连个修的地方都没有,不是折腾吗?终于,在去年春节,花了两千多块钱买了部佳能单反相机,那天,手都要发抖啊,毕竟,第一次自己做主花这么多的钱。

我本以为,买下了这部相机,我就可以安心了,谁料,这才是我漫漫摄影发烧路的开始。虽然,我一直以业余的定位来对待摄影,但是,这并不是说我学摄影学得马马虎虎。我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认真的,自我打算学习摄影之后,我就一直在“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为此,我还被父母骂过,说我是“不务正业”:-(

大四下学期,我一面在厦门日报社政文部实习,一面在美术系上摄影课。那个学期,我不但买了不少摄影的书,还几乎把厦大图书馆里有关摄影的书借了个遍(主要是厦大没摄影专业,有关摄影的书也不多)!由于实习的时候被叫小陈叫习惯了,在网络的各大摄影论坛上,我就以“厦大小陈”注册了用户名,也认识了许多朋友。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感到自己的水平在与日俱增。

然而,灾难也开始了。终于,我发现我的器材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了,也更深地体会到“摄影是讲究器材的”这句话的含义。相机电池盒、长焦镜头、超广角镜头、外置的大功率闪光灯、偏振镜……甚至于从来没觉得必要的三角架和电子快门线都提上了议程,最后发现,连摄影包都要换大号的了……所幸的是,大四下学期,我又获得了一次学校一等奖学金,一次“社会工作单项奖学金”,七一前夕又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有了这些奖金,这下倒是让我把它们配齐了。当然,没有一样是原厂的,原厂的太贵!

很快,我的大学本科生涯结束,去年8月份,我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宁夏西海固地区,被分配在海原县关桥乡的关桥中学支教。这所学校看起来条件相对还好,地处海同公路边上,一些砖楼还是这两年刚刚盖起来的。

无疑,这所学校是幸运的。因为它是我们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队唯一一所连续支教已经超过四年的受援学校,而且历届支教队的队长都在这里,所以它一直是我们支教工作帮扶的中心之一。在大家的帮助下,作为一所普通的乡下学校,它创造了许多不平凡。

作为一所乡下学校,短短几年时间里,它击败了县城里的重点中学,一跃成为了全海原县教学质量最好的学校之一。去年,学校学生的中考平均分全县第二,其中英语学科,就是我们来这所学校的第一批支教队员所带科目,成绩全县第一!

我来的时候,照例带的是英语课外加一门副科,我选择了历史。一学期下来,上午英语课,下午历史课,晚上辅导学生晚自修,晚自修结束回来改作业……基本没时间拿相机拍照,更没有条件让我看摄影书籍或者上网跟影友们交流,反正,我觉得在这里的大半年时间里,我的摄影水平是一点进步都没有。

但这里孩子们的生存状况,却使我们震惊。我发现,在学生家庭中,能供得起几个子女同时上学的真是少之又少,往往是姐姐已经出嫁啦,哥哥又到兰州或什么地方打工啦,才勉强能供应剩下的一些子女上学。在这里,家家有失学,处处有失学。失学,如同家常便饭!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和我的队友们总觉得除了教书,还得做些什么。我们想到了搞图片展,所以队友们都开始“赶鸭子上架”,鼓动我多拍点图片。为了收集图片资料,在去年12月底接近寒假的时候,我推迟了回家的时间,又呆了三天,在这里拍了几十卷胶卷。

在厦大团委的帮助下,特别是几个书记的大力支持,这学期开学初,我们终于顺利在厦门大学校内举办了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远方”支教图片展,效果很不错,反响也很大。图片展,使得我们能够顺利解决一部分贫困学生的学费等问题,又联系到至少近百位同学的“一对一”长期资助。

现在回想起来,还好有这个图片展,要不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学期由于宁夏教育收费的统一提高,使得这里学生辍学率之高,大大超出了我们的估计。开学以来,仅关桥中学就有相当多学生没来注册,其他学校也大抵如此。

除了“远方”图片展,我支教期间拍摄的一些图片也继续在一些刊物上发表,甚至于在团中央《中国青年》杂志上也看到了自己拍摄的图片。

我根本也想不到摄影帮了我们支教工作这么大的忙,更想不到我会遇到这么多热心的影友。影友帮忙联系的“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图书馆项目”、以及我在各大摄影论坛上发的帖子等等,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仅色影无忌上的链接就有两万次的浏览量,其中来自一位新加坡影友的助学款,还是我们支教队获得的第一笔直接来自海外的捐赠。

我的一些图片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通过它们,我们与云南爱心小站等等民间志愿者组织建立了联系。此外,我还担任了北京穆斯林公益网站的图片版主。更有photoitex网站图片代理商发来的电子邮件,希望能够代理我的图片,希望我能够成为他们的签约摄影师。

但是,如果你问我摄影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欢乐是什么?我想说的是:我的最大欢乐是我的摄影给这里的人们带来的欢乐!

在这里,照像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人们以能够拍张照片而高兴。我从没有忘记答应这里的人们的话,每次照完相,我都一定会把照片给他们送去。我所谓的那些作品,除去按快门之外,其实更需要的是交流。于是,我跟老人们聊天,跟孩子们玩耍。

有位在关桥中学附近拾羊草的老奶奶,小心翼翼地问说:“你会给我照片吗?我从来没有过相。”我答应了她,我告诉她:“老奶奶,你放心!无论你住哪里,我一定会把相片交到你的手上!”当我把照片交给她的时候,但我再一次看到老奶奶几经掉光了牙的嘴笑的时候,我才知道我的心中竟是那样的幸福!(老奶奶的照片见上图)

上学期回厦大汇报工作的时候,学生对我说:“老师,你下学期来一定给我们带厦大的照片来啊,还有大海,我们要看看大海的样子!”这学期,我如约带来了一大袋照片,有几百张吧,有家访时拍的照片,也有同学们期待已久的厦门大学的照片,许多照片我都送给同学们了。学生们都把这些照片当作最珍贵的礼物藏了起来。

这学期,我的摄影包可是三步不离身。因为有太多东西让我感动,让我难忘。背上十几斤重的摄影包翻山越岭,走十几公里的路程……玩耍的孩子,蹒跚的老人,热闹的集市,大山下孤独的村落,笑着,哭着,欢乐和祥,愁眉苦脸,饱经沧桑……我希望从我的图片里,能看到世世代代生活在宁夏西海固的人们……

讲课、摄影、家访已经成了我宁夏生活的三部曲。我的支教生活还在继续,我和摄影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本文作者:厦门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支教队队长―陈敬德,男,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任宁夏海原县关桥中学初一英语老师、初一初二历史老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