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末经济观察】政府信用扩张 -- 陈经

共:💬98 🌺2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周末经济观察】政府信用扩张

人的心理是个很怪的东西。房价在涨,就到处都是需求,错过买房机会的很痛苦。炒房的胆大吃天,能贷就贷,全民炒房,深圳2007年上半年成交新房三成多马上转手。要结婚的“刚需”觉得没办法了,抽自己两耳光以后,两家长辈凑钱帮交了首付,还是狠狠心买了。跌势一成,不用劝,需求一下忽然消失。女人们还是坚持没房绝对无法接受,但真要让她买房,多半还是观望了,谁也不肯吃眼前亏。人生哲学很重要,但过早出手就可能多付几十万,说服力太强。

资本市场本来就是这样的,股票总是价格高抢着买,价格低却没人敢买。只不过对中国来说,股市跌掉60%还可以说对实体经济影响不大,房地产一缩量,真正的麻烦就来了。钢材价格已经下调,不景气的消息越来越多。再加上出口增速下降,这是中国经济的两大麻烦。我对通货膨胀无所谓,高不怕,打低也不觉得好。但是房地产与出口两大增长动力减速,那要极端重视。

可以确定的说,前面四五年每年外贸总额、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增长30%的日子结束了。2008年上半年的数据还是高速增长,但下半年数据就能体现明确的拐点。其实经济学家一直在等这个,拐点出现不奇怪,挺了这么多年才奇怪。中央说,我们宏观调控很牛的,所以高速增长这么久。

要是这样,小布什也能振振有词,美国经济其实不错,前些年经济增长在发达国家里算是最好的,实体经济基础稳固,就是资本市场出了些乱子,bail out就好了。当然乱子实在太大,没人信他了,麦凯恩搞选举都得和他“切割”。中国这个高速增长期就有些说不清楚,好坏不太好论定,值得好好说说。

要说好的,这四五年的高速增长确实很牛,教育了一大批人。这和美国所谓的增长可不一样,确实极大提高了国家实力,美国瞎折腾国力空耗,综合国力此消彼涨很清楚。有一种极端的说法,说中国这几年的增长和美国的瞎折腾差不多,都是信用泡沫扩张。到时哗啦一下,这两就恶贯满盈了。还给中国开药方,让中国紧缩过日子。这是没分清中美信用体系的区别。美国以“财产性收入”为基础的信用消费泡沫扩张确实是到完蛋的时候了,很多人都看得出来。但是中国是政府信用扩张,这是个新东西,我前面几周说了一些,还有不少可说的。

什么叫政府信用扩张?表面上看,和市场经济国家一样,也是货币超量增发,经济过热,有通胀。于是就“货币政策偏从紧”或者直接“从紧”,来对冲“流动性过剩”。这是从货币经济学的角度看,偏从紧、从紧时间不短了,前些年没有打低经济增长,今年反而让不少企业苦不堪言。经济学家不直接说它失败,不过是给政府面子。政府信用扩张,根本就是另外的逻辑。我把它模糊定义为,各级政府进行公司化经营不断扩张业务的过程。中央政府是头一个这么干的,却对下面搞啥子宏观调控,所以地方上不服。

中央的公司化业务,一是搞垄断,主要是央企不断扩张,国内占了地盘又上国外。还有银行也通过存贷差等办法弄出了巨额利润。央企与银行利润数据弄得不错了,就股份化撇账上市,还要整合,最近还直接托市。这是国内业务。进出口业务,就直接印钱强制换汇,出口的大头收益归它了。现在的架势,已经可算是全球最富的政府,而且不打算隐瞒了。这就是一全球最大的大公司,下面准备进行全球化经营,发展成跨国大公司,瞅机会让人民币变国际主流货币,就天下一统了。中央政府经常表现的要管好多事,又是外交又是国防的,到处救灾。其实主要精力在搞这些公司化业务,开奥运都当打广告大操大办的。

地方政府,主要的公司业务有两个,一是招商引资,二是搞房地产。也想学中央那样办企业,但没条件。一些地头蛇式的地方企业,混到多大也还是要面对激烈竞争,拼死扶持还经常被干死。三鹿就死球了,地方上没有办法。要是央企,也不至于使出三聚氰胺加奶粉这种邪招。还可以挖自然资源,有时没条件,也要被中央管,经营企业很烦。主要还是靠招商引资和房地产,很管用。引来资有活钱了,批地卖房,搞城市基建,滚动开发,好多地方政府都靠这个富了。

那么说,中央大公司和一伙地方小公司,扩张了这么久,有什么麻烦了?美国人“财产性收入”成负的了,玩不下去了,机制出问题了,信用扩张必须转为收缩。中国呢,信用扩张的机制有没有出问题?中央政府,其实没多大麻烦。银行利润还在高速增长,央企利润不增了,但那是主动控制的,照常经营,业务扩张有加速的趋势。世界金融大动荡,中国应该观望就行了,抓住现金搞不好还能占便宜,没见中央很害怕的样子,反而是活跃地四处活动。主要就是地方政府的扩张机制有些麻烦了。卖地,高价卖不出去,招商引资虽然也还有些生意,但世界经济不好,就不如从前火了。所以积极向中央招商,求中央把什么关键项目放俺们这儿。

正因为政府的公司业务麻烦不算太大,所以经济学家有时说情况还行,增长9-10%差不多。不过中国并不只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还有其它企业,还有老百姓,经常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中央大公司觉得增长从12%变到10%,情况还行,私营企业可能就从挣大钱到关门了。所以就要求改革,照传统经济学观点,谁都知道要扩大内需。但我看,这是不太有操作性的间接建议,到底要怎么做,一时扯不清。就直接要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调整公司业务好了。

既然房地产一路上涨一路疯抢玩不下去了,那就应该改变玩法,其实闹出这种事已经是调控的大失败。干脆房地产走量,收回地权多批地,变成一般商品,不要当资本品了,肯定有利于社会和谐。现在还来得及,等变成香港那样,房价大跌一堆人上街游行就晚了。地方政府也可以给出路,如象谢国忠建议的那样,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做项目。要么就政府收缩战线,调整经营目标,改为建设和谐社会。这样的办法可以想很多,但不是现在这个宏观调控框架调调几种“率”能解决的。

中国的政府信用扩张模式,不怕通胀,但是怕房子卖不出去。但这也只是一个小麻烦,美国房子卖不出去就要了命了。我还没有想出政府信用扩张模式的致命问题,也许需要等它扩张得再大很多时,才能看出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