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再谈印度的发展模式 -- 新华声

共:💬7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人口问题是个表象的问题. 劳力本身就是生产力要素, 觉得人口过多,

人口问题是个表象的问题. 劳力本身就是生产力要素, 觉得人口过多, 其实是资源不够的表现. 如何解决资源不够,欧洲人以武力四处出征, 文化科技宗教上创新, 占据产业高位, 现在就处于食物链的上层 ;日本走了这条道路, 取得一定成功, 二战被压制后, 这个民族国家进行产经联改造 ,(参考强国论坛上愚蠢小猪文) , 组织内部进行自我调节内部资源分配, 比如日本独特的社保制度, 企业制度,日企的老板与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可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最低的, ;中国依靠廉价高素质劳动力,利用美国产业调整推广全球化之际, 占据产业低端, 可以解决部分问题.按照日本的观点, 中国两个三角洲地带的生活水准接近西班牙. 而印度 而印度, 看样子认清形势, 准备走新道路, 改造自我生活方式, 这样做, 有其自己文化宗教背景, 强大的社会主义左派思潮, 缺点是没有进行土改, 很难贯彻到底. 我的印度同学在海外几代,是大地主, 就放弃土地, 分给宗族人. 印度人口结构比中国好, 它的50% 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但是人口素质差,文盲太多, 也是符合它的国情的. 中国土地少, 受教育程度高, 工业化的程度容易一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