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略述1979年对越作战的9个陆军军(一) -- cpcliusi

共:💬86 🌺3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略述1979年对越作战的9个陆军军(二)

东线自卫还击作战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歼灭高平地区之敌,这个任务主要由41军和42军执行,因此在介绍这两个军的情况之前,先谈谈广州军区前指的高平战役决心:集中41军、42军、43军129师及加强部队,采取大胆穿插、包围迂回战术,速决全歼高平地区守敌346师及其地方部队。41军和42军除以3个师又1个团分别进攻朔江、八姑岭、复和、七溪之外,主力分别从念井和布局突破,向高平实施穿插突击,首先关门,包围住高平地区之敌,尔后分割歼灭之。

41军:为北线进攻部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欧致富代表军区前指加强这个方向的作战指挥。41军的前身东野4纵曾在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中大显身手,打出了守备英雄团(361团)、塔山英雄团(367团)、白台山英雄团(369团)三个闻名全军的英雄团。41军历来是广州军区的主力军,这次惩罚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又挑起了北线主攻的重任。军决心以121师、123师(-368团)分别向班庄、扣屯实施穿插,到位后形成对内对外正面,切断高平之敌退路,阻击太原、原平之敌增援,再重演一次“塔山阻击战”,而后在42军协同下夺取高平。2月17日4时40分,41军开始炮火准备,5时许,步兵开始发起冲击。工兵和民工同时抢修119号界碑至越南莫隆的5公里急造军路,保证坦克、车辆前出。121师363团2营(-6连,该连搭乘军区独立坦克团5连,因为水陆坦克爬破能力低掉队)在副师长,战斗英雄李培江和洪副团长率领下搭乘军坦克团2营坦克于10时30分出境,18时许在通农下车徒步开进。经28小时穿插,于次日14时30分攻占841高地,切断了原平通往高平的3号A公路,第一个穿插到位,行程80公里。19时30分,363团主力进占朗金地区,次日6时30分攻占董赛地区,最早到达指定位置。至19日18时,121师基指率三个团(-362团3营、363团3连和6连)全部到达809、841高地和董赛地区,完成穿插作战第一步任务。随后361团奉命北上安乐,师基指率362团向扣屯发展进攻,留363团控制董赛地区准备打敌增援。由于部队分散,力量不足,121师基指率362团22日进至扣屯后就地防御,未能向高平方向进攻。26日至28日,该师全部集中于扣屯地区建立起稳定的防御,同时清剿残敌。3月6日至12日,对由纳隆进逼之敌进行了3次大规模出击,为安全撤军回国创造了良好条件。121师不惜一切代价昼夜兼程实施大纵深战役穿插,在敌情不明、地形险要、四面受敌、远离后方、补给困难的条件下边打边走,途中遇敌大小袭扰100余次,伤亡较大、粮弹供应不上,仍然忍饥耐寒,抬着伤员和烈士遗体坚定不移地向指定目标前进,充分体现出当年东野“头等主力师”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123师(-368团)于进攻发起之后随121师跟进,在通农分路,向东经安乐、河安,向扣屯方向穿插。367团2营在师王政政委率领下沿公路乘坦克开进47公里,沿乡村小路徒步开进43公里,于20日5时抵达扣屯西侧的312高地。团主力因为迷路耽误时间近50个小时,未能到达扣屯地区,后改为参加河安地区进攻战斗。123师主力在河安的战斗持续了3天方才攻克目标,打通了公路,把在朔江、河安、扣屯、班庄等地作战的3个师连成了一片。随即该师向位于那怀的越军346师师部展开进攻,27日攻占敌师部指挥坑道,河安地区进攻战斗结束,部队转入就地清剿和担任护路任务。可惜的是41军这两个担任穿插突击的师,都没有能够完成攻占高平的预定任务,121师滞留在扣屯无力进攻,123师苦战于河安难以前进,结果高平由42军攻占。122师担负从平孟、孟麻攻歼朔江守敌的任务。第一天战斗虽然突破了越军第一线连的防御阵地,突入纵深2-3公里,但是伤亡较大,进展不顺利。部队当晚停止进攻,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既得阵地,肃清残敌。次日继续发起进攻,至19日傍晚,364团攻占大无名高地和墩张一线,366团攻占坂洋地区,切断了朔江之敌向高平撤逃的退路。365团进至一号榕树山、长白山、马利一线。20日开始围歼朔江地区之敌,由于协同不严密,364团主力由南向北实施侧后攻击时两次受挫。21日发起第三次攻击,3营于18时攻占了朔江。22日11时,364团3营主力与365团1营在大黑石山会合,完成了围歼朔江之敌打通平孟至朔江公路的战斗任务。从23日起至3月15日,122师主要执行清剿任务,并继续打通坂涯至安乐的两条公路,同时担任平孟至河安的护路任务。122师原计划一天最多两天攻歼朔江守敌,实际上是打了5天,战斗中多次出现复杂、困难的局面,但该师领导毫不动摇,在坚决贯彻既定决心的同时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实施灵活指挥,部队作风过硬,敢打敢拼,勇往直前,最终完成了军赋予的任务。共歼敌7032名,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1%和15%。时任军长张序登,政委刘占荣。

42军:为南线进攻部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吴忠代表军区前指加强这个方向的作战指挥。军决心集中主要兵力兵器从布局方向突破越军防御,首先以126师迅速夺占东溪,尔后以124师组成摩托化穿插梯队沿4号公路直取高平,与41军协同,歼灭高平地区之敌。如先于41军打下高平,军主力则继续向茶灵方向发展进攻,歼灭高平东北及其以东之敌。另以125师从水口向复和,129师从那花向七溪实施突击,以配合军主力围歼高平之敌和阻击谅山方向之敌增援,保障军主力的翼侧安全。2月17日6时40分,42军开始炮火准备,15分钟后全线发起攻击。126师兵分两路,376团主力搭乘坦克沿简易公路,378团徒步沿小路,并肩突破敌第一线防御,向东溪攻击前进。377团为预备队,随后跟进。43军坦克团1营1连为尖兵连,不搭乘步兵,于进攻发起后2小时55分攻入东溪(2月17日上午9时55分),提前5分钟完成任务。中国坦克部队从布局突破沿崎岖山路迅速突入东溪,完全出乎越军的意料,越民也以为是他们自己的坦克,还向坦克招手致意。13时5分,378团1营主力进入东溪,与43军坦克团1营会合。于16时、17时分别攻占615高地、661高地,控制了东溪附近各要点,形成南北正面,打开了布局通往东溪的通路,保障了124师向高平实施快速穿插。124师利用126师打开口子的效果,于7时20分分成两个梯队进入突破口。12时20分进至班翁附近时,越军炸坝放水,造成长约800米、宽40米、深0.8—1.2米的泥泞地带。担任前卫的军坦克团2营和搭乘372团1、2营的军坦克团3、1营强行通过后,后续乘坐轮胎车辆的372团3营、师指、371团和炮兵则被阻于该处以东地区。为了争取时间把握战机,军即令124师乘汽车的部队改为徒步前进,同时全力抢修泥泞路段。19时,124师坦克快速梯队在东溪稍事休整后既以坦克为先导,上4号公路向高平实施突击。18日8时05分,夺占了嫩金山口,控制了弄梅隧道。越军发现我之企图后,匆忙调集851团8营、9营9连、特工第20营和一个“冰雹”火箭炮连仓促占领高平以南之博山、526、490高地等要点,企图凭借有利地形阻止我军进攻。为此,军调整了部署,令124师和126师分别从4号公路左右两侧向高平并肩突击。19日傍晚,攻击部队攻占了博山、652高地等要点。20日继续扫清外围,21日15时对高平发起攻击,战斗进展顺利,于17时40分前攻占了高平外围诸要点。此时军区通报越军852团从班庄退守高平,并集结有几十辆坦克,连同851团,高平之敌约有两个多团。41军尚未到达,以42军一个多师单独发起攻击没有把握。令42军就地控制要点,待41军到达后再行攻击。直至24日,42军通过对高平的反复观察和派出小分队侦察,发现城内并无重兵,遂于当晚占领高平。同一天,穿插纳隆的370团炸毁了太原至高平的3号B公路的咽喉—纳隆桥。占领高平之后,两个师继续向北发展进攻,先后攻占673高地、楠略,弄压、光头、茶灵、下琅等地。从水口向复和进行正面攻击的125师第一天进展不顺利,没有能够打下复和县城,没有攻下平江渡口预定架桥区的制高点,373团甚至还退回了原进攻出发阵地。许世友在南宁指挥所得知此情况后大发雷霆,“谁叫他们退回来的!这些XXX的怕死鬼,杀他们的头!”“不理他们,非叫他们打不可,打光拉倒,打不下来杀他的头”“窝囊废”、“孬种”、“怕死鬼”“不准回来,回来的,再打出去,怕死的先死!”最后军区前指根据许世友“让师长带一个团,亲自打到复和去,不准回来。”的死命令给125师李师长下达了亲自带375团拿下复和的命令。19日5时5分,375团攻占了复和县城。但该师的战斗仍然艰难。375团团指遭敌炮击,又误判被敌四面包围,搞得整个部队都相当紧张,造成了指挥上的忙乱和部队的混乱。向军区前指也报告了错误情况,使得军区前指感到该师情况非常严重,只得同意该师停止向广渊发展进攻,改为清剿水口、复和、东溪、魁南公路沿线地域残敌并维护交通安全。同时调战役预备队—54军162师接替125师攻打复和、广渊的任务。125师没有能够完成任务,好在2月26日375团以70分钟战斗攻占班占西侧长形高地,毙敌236人,俘敌1人,创造了一个加强营歼敌一个营的成功战例,多少挽回一些面子(《解放军报》1979年3月5日第二版有报道)。共歼敌6901名,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1%和13%。时任代军长魏化杰,代政委勋励。

43军:中央军委在1978年12月8日对越作战命令中,给担任作战任务的昆明、广州军区各增调了一个陆军军加强作战力量,加强云南方向的是成都军区第13军,加强广西方向的则是武汉军区第43军。按照广州军区前指战役部署,分别在两个方向上执行作战任务。军部率127师、128师、炮兵团、高炮团在禄平、谅山方向;129师和坦克团配属42军,在七溪、东溪、高平、复和方向。战役第一阶段,127师攻歼支马、龙头地区之敌;128师攻歼540高地、长条山地区之敌,突破了越军防御体系,打开了通往禄平的口子。战役第二阶段,127师(加强54军坦克团3营)和128师,于27日7时发起攻击,28日占领禄平县城和附近各高地,歼敌2个营,推进至奇穷河北岸控制各要点,然后以主力巩固占领地区,抓紧肃清残敌。3月1日128师以382团和383团3营向公母山前进。于3日爬上1100—1500米的公母山山脊,4日占领巴散,歼敌一部。3月3日根据军委和军区前指命令,127师380团和379团1营强渡奇穷河,准备攻占迷迈山,与55军一部共同造成进逼河内的态势。4日8时380团向迷迈山攻击,于11时25分占领主峰阵地。尔后在381团一部协同下对迷迈山周围的班茂、茹遨、遨诗等地进行了搜剿。5日12时30分,128师383团1营强行徒涉奇穷河,经过4个半小时战斗,全歼班岗越军338师462团9营11连。3月6日,43军部队开始回撤。越军数次以营连规模兵力组织反扑。127师、128师分别在390高地、休庆、班坑和612高地、柯来南侧高地、巴当东南侧高地大杀“回马枪”,沉重打击了尾随追击的越军,先后共歼敌1000余人,受到军区前指两次通电表扬。配属42军在七溪方向作战的129师于战斗发起当天分别以386团3营和385团攻占靠茅山、班腮地区。从黄昏开始,该师以387团为前卫向七溪以北地区穿插,在班牙和540高地地区突破越军纵深防御。20日17时,387团按计划在七溪西北12公里隆派附近截断了4号公路。次日12时前出抢占了703、608和330高地,构成对外正面,保障了42军主力向高平方向进攻的左翼安全,受到该军表扬。2月27日,386团和387团分两路对七溪实施钳形突击,当天攻占预定目标。随即转入清剿残敌、执行护路阶段。3月3日386团2营曾奉军区前指命令从那杭沿4号公路向南前出至吊卡山口,准备配合161师进攻脱浪。因脱浪之敌已经被歼,该营于次日17时40分返回原阵地。3月3日,《解放军报》第一版以近二分之一的版面发表通讯员刘欣生、孙凤让、陈汉初,记者李启科写作的战地通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寄自广西边防前线某部》,报道了第43军将士前仆后继、英勇作战的情况。文章在篇尾写道:“我们的边防战士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他们像当年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样,是我们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这一篇通讯也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引起巨大反响,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干部战士由此被称之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共歼敌5269名,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分别占14%和10%。时任军长褚传禹,政委赵双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