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随便写 一 -- 电饭锅

共:💬57 🌺17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随便写 十六

当时修的另外一座寺叫做永安寺,说起这个寺很多人不熟悉,但是说起来北海的白塔大家可能就恍然大悟了。当时这个白塔就是因为那个西藏喇嘛的请求建造的,所以此白塔就属于典型的覆钵塔,也就是喇嘛塔。从样子来说这种塔其实很好辨认,它的塔基肯定是方形的,象征地,塔身肯定是圆的,象征水,塔脖子肯定是三角形的,象征火,最后还有一个华盖伞样的塔刹,象征风,至此佛教认为的构成世界的四大基本元素就都齐备了。你要是在其他地方还看到相同样式的塔,肯定就可以指认它的喇嘛塔身份了。

这个塔在北京很显眼,造得也很结实,几次地震都没弄倒他,后来唐山地震有过一次大损伤,结果政府去修缮的时候找出了一个两层金质舍利盒,里头装有十多颗如米粒般大小的舍利子,这倒真是赚了。北京还有一座有名的白塔就是妙应寺白塔了,这个白塔最是出名,乃是元代遗物,连带着大家都称呼妙应寺为白塔寺了。后来70年代政府也来修缮这白塔,也是翻出一大堆宝物来,比如700多函的大藏经、黄檀木雕的观世音像、乾隆帝手书《波罗蜜多心经》、赤金舍利长寿佛、另还有舍利子等等。我一直在想,这些宝物其实也是塔的一部分,原本都是塔内贡物,从佛家角度来讲,还是应该在其本身保存更好吧?

除此之外,在北京的白塔还真不多,好像有除了上头两个之外,还有大觉寺有一座白塔,现在经常会在四月份开一个什么大觉寺玉兰文化节。另外潭柘寺里各式各样的塔不少,应该也有白塔?另外妙峰山也有一座白塔,就在惠济祠旁边。还有我家旁边还有一个白塔,就在白塔庵里头。谣传这座塔是建文帝的衣钵塔,实不可信也。不过现在这塔在中国书画院的院内,没法进去参观了,最多在外面拍拍照片。最后一座白塔是在法藏寺,当时此寺俗名也叫做白塔寺,位于崇文区,清末的时候寺庙就已经没了,只剩下个七层的塔,不过这个塔是楼阁式塔,不是喇嘛塔,所以可以攀登,所以重阳节的时候这个塔最热闹。后来解放了,50年代左右被拆了,连法藏寺这个地名都消失了,现在叫做幸福大街。所以,现在北京可能也就六座白塔了。

后来这种喇嘛塔继续发展,形制发生改变,多了一个门洞出来,意思就是如果你过了一次门洞,就相当于给佛行了一次顶礼,这是最方便的朝拜方式了。北京地区最大的这种过街塔就是居庸关的过街塔,不过明代经过地震后,上面的三座喇嘛塔就不见了,如今只剩下塔座了。

再回来说这永安寺,除了看白塔之外,还有一个比较与众不同的所在就是它门口的狮子脑袋冲里,所以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其实这狮子是明朝遗物,是属于永安寺门前那座古桥守牌楼的镇守建筑,只是太靠近者后建的永安寺,所以才会出来这个误会。还有以前永安寺在十月二十五会举行一个白塔燃灯的活动,根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自山下燃灯至塔顶,灯光罗列,恍如星斗,诸内侍黄衣喇嘛执经梵、顺大法螺,余者左持有柄圆鼓、右执 弯槌齐击之,缓急疏密,各有节奏,更余乃休,以祈福也。”这个和我上文提到的喇嘛寺打鬼活动差不多,都属于老北京很有特色的宗教仪式。不过现在,只能见打鬼,无缘得见燃灯了。

再说和永安寺同时建造的另一座寺庙,叫做普胜寺,民间称为石达子庙,因为曾有一个蒙古姓石的鞑子僧人做过主持。这三座寺庙当时建造时都有创建碑,只是永安寺的碑损坏了,东黄寺的遗失了,只剩下普胜寺的完好无恙,结果被石刻艺术博物馆给收了。不仅仅是创建碑,连乾隆年间的普胜寺重建碑也被收了,而且这两座碑还都是北京城内最高大的卧碑了,足有三米多高,全是龙首,前者是方蚨,后者是龟趺。为什么普胜寺没能保住这两个宝物呢?很简单,清末时普胜寺就破败了,而后此地就被欧美同学会收购翻盖成会所了。

说了东黄寺、西黄寺,会有人问有无南黄寺、西黄寺?这两个寺是绝对没有的,却另有一对前黑寺、后黑寺,也是藏传佛教寺庙,所以按老北京的说法是南有双黄寺北有双黑寺。黑寺其实并不黑,只是因为覆盖黑瓦,按《燕京岁时记》所载:“ 所谓黑寺,盖指铁色琉璃而言,今亦无之矣。“所以才有这个黑寺这个得名。究其原名,前寺叫做慈度寺,后寺叫做察罕喇嘛庙。不过这两座寺庙在民国期间都被军阀李景林部洗劫一空后纵火烧毁了,毁了大部分建筑,而后文革期间被用来做饲养处,又被拆了天王殿等不少房屋,很多佛像也被捣毁用来铺路,最后也就剩下配殿和活佛仓等建筑,现在原址附近就是海淀区民族小学。

后黑寺原名叫作察罕喇嘛庙是因为这个庙是察罕活佛来盖的,察罕活佛也恰好是我上文讲过的驻京八大呼图克图之一,特别之处在于他是唯一的一个蒙古族活佛。所以察罕活佛受到的礼遇也不一般,其中最辉煌的待遇就是道光帝曾把自己穿的龙袍和黄袍赏赐给了察罕活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