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边际收益递减的经济学角度来看“土地流转”政策是失误 -- 思想的行者

共:💬73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这个吗

1我研究这个方向那等于要我换老板改专业方向了 您别难为我

2我们的粮食年产逐年增加 1998年曾达到5.12亿吨而2000-2003年曾经下降到4.1亿吨 此后又恢复到05年以后的5亿吨以上

粮食产量现在除了小麦其实都是过剩的 国家还要高价购入,然后低价按工业用粮和饲料粮出售。

粮食产量中直接吃掉的部分一亿多吨,两亿多吨是转化为禽肉蛋来吃掉的。还有几千万吨是工业用粮,包括酿酒、粮变燃料等等

实际上我们现在担心的不是粮食会不会不够吃,而是担心粮食丰产不增收,尤其是大米和低等级小麦产量过剩问题。

另外,我们做个研究的 假如国内粮价与国际接轨,水稻价格涨到一万一吨甚至更高。花卉过剩卖不掉的时候,把荷兰温棚不种花了种水稻,一年三熟,亩产两吨半都是做得到。

何况 经过改造过的土地,用滴灌温棚配节水农作物,仍然是比靠天吃饭更能承受天灾打击

大家都种经济作物,那粮价上去了的时候,不就有人种粮食了么?

会通涨是肯定的,但是中国的各种产品价格迟早也是都要和国际接轨的。如果强行维持一吨粮食一两千两三千的价格,农民增收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实际上没看我一直没提么 单纯种粮的最大效益面积是多少我们根本不敢算,不和谐的,那个数字肯定在十万亩以上。那种农业资本家农场还不是可以出来的时候。

PS有个课题的说法是虽然温室效应如何如何不好,造成的反常气候如何如何多,但是增温对北方的农业产量促进作用,大家抵消以后,产量估算敞口反而还有略微提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