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骑车游中原之新乡焦作篇 -- 三言两拍

共:💬25 🌺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七)

今天我们前往云台山游览。云台山在修武县境内,距离市区约30公里。我们早上出发,花半个小时赶到了山门处的停车场,这个停车场据说是亚洲最大的停车场,尽管刚刚早上7点多,场内已经停放了黑压压一片的汽车。三哥两口、五弟两口正在在车场等着我们。他们是一大早从郑州驱车赶来,专程与我们一起游云台山的,加上带路的表侄李勇两口,我们一行9人,浩浩荡荡的杀入山中。

云台山景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大致由四大块组成,因为时间短,我们只能游览主景区,包括红石峡、泉瀑峡、潭瀑峡,以及子房湖,至于什么百家岩、叠彩洞、茱臾峰等,至少得两日游才能玩到,这次就不去了。不过那个茱臾峰是有来头的,它是云台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王维那首著名的诗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臾少一人。”就是在那座山头上写的。

因为景区面积很大,各个景点相距遥远,必须得坐景区提供的大巴前往。门票150元一张,高价位提供高服务也是理所应当的。

我们先到红石峡游览,这条峡谷因为全是红色石英岩而得名。事先我曾听说,云台山与其他以山冠名的景区不同,它不怎么爬山(除茱臾峰等少数景点外),主要在峡谷中观赏沿途风景,进入红石峡,发现果然如此。我们先从大路上下到峡谷里,然后沿着山腰开凿的栈道一路前行,观赏沿途风景。只见峡谷弯弯,处处流泉飞瀑,嶙峋怪石,显示异彩纷呈,苍翠山峰,极目可望,远景近观,养眼怡人,奇异的地貌,让人不由得大呼神奇。尽管我们是从大路上“下”到峡谷,但沿途还能看到更深的峡谷在我们脚下蜿蜒。今天是周末,游人极多,在栈道行走时,摩肩接踵,挤挤挨挨,有点烦人,但站在高处俯视下面和远处峡谷里的游人时,好似看到一条花花绿绿的项链,反成另外一种风景。我们在看别人的风景,与此同时,远处的游人瞭望我们时也把我们当成一道风景。美景如画,峡谷就是画廊,我们在画廊中看画,同时我们又成为画中的一部分,想一想,真是有趣。红石峡有两公里长,经过两个小时的乾坤大挪移(男为乾,女为坤,一群男女缓缓行走,谓之乾坤大挪移),我们终于走到峡谷的终点,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一幅精美的壁画,一道瀑布从山上洒落下来,犹如一片银色的水帘,水珠四溅,潮气朦朦,天长日久,就在石壁上培育出了片片青苔,青苔肥大犹如松伞,一摞一摞,雪白的水幕撒在碧绿的青苔上,让人赏心悦目。

走出红石峡,我们沿着台阶上行,来到子房湖。既然叫子房湖,肯定跟张子房有关,据说当年张子房曾在这里练过兵,帮助刘邦兴汉后,又来这里隐居,也不知是真是假。我严重怀疑这是解放后修的一座水库,属于“高峡出平湖”一类的,因为它又名平湖,而不叫良湖。

今天天气阴郁,潮气很重,好处是凉快,而且空气清新,坏处是山峰都笼罩在雾气之中,影影绰绰,不利于拍照。

离开子房湖,我们乘车前行,在一个岔路口下车,前面有两条路,一条通往泉瀑峡(原名老潭沟),一条通往潭瀑峡(原名小寨沟)。我们先往泉瀑峡游览,听名便知,这座峡内尽是飞泉流瀑,进去一看,果然如是。泉瀑峡和红石峡景色迥然不同,如果形容那个峡是桃红,那么这个峡就是柳绿。因为这条峡谷两旁的峭壁上长满了小树、青藤和各类灌木,把岩石遮的严严实实,放眼四顾,到处都是苍翠的绿色,甚至连清澈的溪水,也都染的碧绿。我们沿着小溪前行,看到小鱼在溪中欢快游荡。忍不住抓一把,它却悠然的游走了。溪中巨石遍布,有时眼见前面无路可走了,待到近前,一条狭窄的栈道又把道路引向幽深的前方。走了3公里,到达峡谷的终点,在这里我们看到云台山的标志性景观,就是那条号称中国最高、落差达314米的云台天瀑。天瀑真的很高,我站在瀑前仰望,后脑勺贴到了后背,才能看到顶端,瀑布溅出的水雾,让人仿佛置身雨中。但仔细观察之后,我觉得这条所谓中国第一瀑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它高则高矣,但并不壮观,更缺乏气势,因为落差太大,水量又不足,水流显得太稀薄。瀑布瀑布,是说瀑水应该象一块大白布,比如尼亚加拉或者黄果树,即使黄河壶口,好歹也象块大黄布,而这条瀑布只象一条狭窄的水柱,到下面更变成了缕缕雨丝,让人无法产生心灵震撼的感觉,现在是9月份尚且如此,枯水季节的状况更可想而知了。不过,这条峡谷里的空气太清新了,我们在峡谷里游玩,一直就像在一个大氧吧,因为氧气充沛,平时屡屡袭扰我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肺缺氧此时一点也没有了。

和红石峡的单行道不同,泉瀑峡必须走原路返回。回到岔路口后,有5个同志兴趣不减,继续鼓足余勇前往潭瀑峡,我和另外三位同志不去了,原因是人太多,站在那里等着前面的人缓步移动时,我的感觉就像在工行里排队等候交电费,烦燥不已。电费是不得不交,烦也得等,潭瀑峡并非必须得去,何必要苛待自己。而且现在不是刚来时,那会儿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也有耐心,现在则不同,跑了半天了,后面的景色感觉也大同小异,吸引力自然就下降了,审美疲劳也就产生了。于是我去云台山地质博物馆参观,先坐在舒适的放映厅看介绍云台山的电视片,听着忠祥大哥那富有磁性、娓娓动人的嗓音;然后去观看那丰富多彩的云台山岩石,了解云台山的历史、地理、地质状况,也是蛮有收获的。

回来时,我一路在思索。其实,把云台山与石人山比较一下,二者的自然风光是差不多的,虽然一个属太行山脉,一个属伏牛山脉,但不管是奇秀的山峰,还是飘逸的瀑布,石人山都和云台山不相上下,而且石人山处在南北方的分界处,植物种类还远远多于云台山,只是云台山的地质构造复杂于石人山,岩石种类可能多于石人山(我推测的)。但现在,论云台山在旅游界的地位,远远高于石人山,论在游客中的知名度,也远远高于石人山。前者的证据是,云台山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河南全省只有3个,另两个是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少林寺和龙门石窟)石人山仍只是4A级;后者的证据是,云台山门票高达150元,但全国各地来此观光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以至于人满为患,而石人山门票仅是云台山的一半,却经常是冷冷清清。究其原因,是石人山管理者不善营销,不善宣传,以致于知名度低,藏在深闺人未识。游客少收入就少,钱少服务档次就低。我上过几次石人山,每晚被子都是潮的,极不舒服,许多年了,仍未改观;此外,平顶山到石人山的交通也很落后,很多人来平顶山后想去石人山游玩,因交通不便只好作罢。这次到云台山,感觉这里的管理很正规,很上档次。石人山服务质量低,于是游人少,游人少,收入就少,于是服务质量更低,形成恶性循环,而云台山则是良性循环,于是差距越来越大。我还联想起影视城和缝山针,更加佩服焦作市领导的眼光和求真务实的精神。至于平顶山的领导,不提也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