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巨额外汇储备的麻烦 -- 常乐

共:💬223 🌺19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从盖特纳言论风波看中美关系(3)

从盖特纳言论风波看中美关系,其次是中美贸易失衡以及与人币币汇率的关系。

中国近年来每年有几千亿美元的外贸顺差,美国每年有几千亿美元的外贸逆差(2008年是6771亿,其中对华逆差2660亿)。以国家之间贸易关系来说,中美贸易失衡是最严重的。原因很复杂。

首先是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包括部分高端制造业)大量迁移到中国,特别是最后的组装阶段(即所谓来料加工),所以中国去年12月出口下降只有2.8%,而得利大得多的部件提供者台湾下降了41.6%,韩国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几,日本下降了35%,新加坡也有大幅下降。所以美国的对华逆差,实际上一部分是对日韩新台等发达经济体的逆差。

发达经济体制造业大量转移到中国,是因为中国的人力和土地等资源便宜、劳动力多半受过基础义务教育、没有大规模的工人运动、社会稳定等。其中人力和土地等资源便宜,是中国尚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决定的。上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低劳动生产率和低收入,导致城市非技术工人薪酬的低廉,企业主不怕雇不到廉价的非技术工人。农村土地的低收益,导致城市土地的低廉。政府确定农产品最低收购价、职工最低工资线、城市土地批租价,要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控制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域差距之间加以平衡,太偏于哪一面都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所以人力和土地等资源的低估并不仅仅是吸引外资和产业迁入的政策,而是中国发展中的内在需要。

人民币汇率的低估是人力和土地等资源低估决定的。如果人民币短时间内上升到接近购买力平价汇率(如1美元兑换4元),那就可能导致人力和土地等资源等大幅涨价(如上涨接近一倍),那后果就不光是出口锐减了,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难以为继了。所以中国的人力和土地等资源以及人民币汇率都只能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上涨。

人民币短时间内上涨到位,能否解决中美贸易失衡呢?解决不了,虽然可以减少失衡。过去日美贸易严重失衡,日本在美国压力下,让日元短时间内从1美元兑换350日元上涨到兑换80多日元,也没有解决失衡问题。日本至今还是有大幅对美外贸顺差(有些隐藏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对美的出口中)。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其次是美国容许长期大幅外贸逆差。这首先是因为美元是国际主要储备货币,美国就要容许外贸逆差,才能把美元付出去,让其他经济体储备。但是美国近年来对外贸逆差容许过头了。对中国的外贸平衡,需要美国向中国增加出口大量货物和服务,而且必须是中国政府、企业和个人买家愿意买的。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严控高技术产品和军火对华出口,是美国对华出口额太低的原因之一。严控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一是为了防止中国通过学习而自主创新和国产化。中国的自主技术创新和国产化是挡不住的,因为需要的是技术人员和资金,中国逐渐拥有了这两样。有西方学者预测,由于政府在自主技术创新上的大量投入,中国将在2012年达到年专利注册数世界第一。严控高技术产品对华出口的另一个理由是防止中国军事装备的提升,这也是严控军火对华出口的理由。中国军事装备的提升也是挡不住的,因为需要的是技术人员、资金和制造业。中国在多年前就能不计成本地制造出战略威慑所需的两弹一星,现在如果不计成本,高端军事装备的国产化容易多了。问题只是成本。俄罗斯打算新造航母,还希望中国和印度也买,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中国对非战略威慑装备不打算不计成本,所以较多地向俄罗斯进口。和印度一样,中国对于军火进口也不想在俄罗斯这一棵树上吊死,希望也从西方进口,以提高进口谈判能力。和印度不一样,中国有成龙配套的兵器工业,未来会有很大发展。兵器工业也是工业,也是市场导向的,也要考虑市场足够大的规模效益。例如大飞机项目,既可以发展出客机,也可以发展出战略轰炸机和运输机。中国未来的内需市场就可以支撑项目上马,但将来也要争取出口。美国严防防不住的中国高技术产品国产化和军事装备提升,就不能对华出口不少中国买家愿意买的东西了。

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第三是中国近三十年的制造业发展模式过于偏重出口。中国近三十年的制造业发展,起步阶段缺乏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所以大力对外开放,吸引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产业迁入,开拓海外市场。这使得发展模式过于偏重出口。这需要调整制造业发展模式,在继续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更多地面向内需。

这种调整是可行的,因为近年来对出口的依赖已经大为降低。2007年的净出口只占GDP的逾10%,低于台湾和新加坡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高于日本。出口总额相当于GDP的36%。2008年的这两个指标继续降低。而且这两个数额都是总额,而不是附加值。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经济学者刘遵义估算,出口总额中中国境内创造的附加值只有约20%,约相当于GDP的7%。对于这部分附加值,海外投资者还要拿走大部分。

有些西方分析师和记者认为西方出口市场萎缩会使得中国经济比西方受伤更大,这是对中国经济不了解或装作不了解。中国经济目前的大幅放缓,原因有出口市场萎缩,还有从2007年10月开始的回调、去年为打压通胀而把银根收得太紧、房地产市场冻结和下跌、中国和全球经济不景气引起的预期太差等。这些因素的合力,造成大幅放缓,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良好,受伤不大,前景乐观。

中国学者和官员一般对短期内恢复对西方出口不抱希望,所以也不热心于人民币大贬。但是美英西澳等前些年容许长期大幅外贸逆差的经济体,有可能在经济危机缓和后也减少进口以避免大幅逆差,除非能增加足够多的出口。

美国要减少对华逆差,只有增加对华出口和减少对华进口这两个办法,不能寄希望于压中国,让人民币升值。

美国过去压日本升值日元,威胁要征收全面的对日货的高额惩罚性关税。日本屈服,首先是因为日本已经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可以让日元短时间内升到位;其次是因为日本制造业太依赖对美出口而没有制衡能力;第三是因为日本对美出口获利的主要是自己。

美国过去压中国升值人民币,中国当然知道美国有全面高额惩罚性关税的武器,但也只答应逐步升值和大量购买美国国债,首先是因为中国尚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不能让人民币短时间内升到位;其次是因为中国制造业太依赖对美出口而没有制衡能力;第三是因为中国对美出口获利的主要是海外投资者和部件提供者,包括日韩新台美欧等。

现在美国不可能压中国让人民币升值,没有变化的原因是(1)中国尚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不能让人民币短时间内升到位;(2)中国对美出口获利的主要是海外投资者和部件提供者,包括日韩新台美欧等。变化了的原因是(1)中国制造业对美出口依存度大为降低;(2)美国开打对华贸易战,所受的反击(如对等的全面高额惩罚性关税)是美国危机中的经济难以承受的;(3)中国因贸易战而少买、不买或减持美国国债,都是美国难以承受的。这不但会导致美国国债难以发行,还会导致国债价格大跌而收益率大涨,造成以国债收益率为基准的贷款利率大涨,使得信贷更难解冻,衰退更难抵御,通缩威胁更大。如果新国债难以发行,就只能由美联储吃进。美元这样不限量大放水,可能在几个月后引起高通胀,而美联储可能因为害怕扼杀复苏而不能及时回收流动性,就可能导致新的大泡沫及其破裂后更严重的衰退和长期通缩性萧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