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不喝牛奶 -- 朝颜

共:💬19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不喝牛奶

关于牛奶的问题,我看过一个台湾一个什么林教授的节目,到底是不是姓林,我也不记得了。他说,牛奶是给牛喝的,不是给人喝的!

呵呵!就跟说肉是给狼吃的,跟人没关系差不多阿。

人能吃的东西,天上飞的除了飞机,海里游的除了轮船。就个牛奶,啥不能喝的?

我是不大喝牛奶的,原因有五:

一,从饮食结构谈

人类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包括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食物纤维、水等。

蛋白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营养素。先从它的来源开始讨论。首先要明白的是中国传统农业和欧洲传统农业的区别。

中国的传统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的,畜牧、狩猎等作为补充。中国的传统农业以五谷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五谷即为黍 、稷(粟)、稻、麦、菽,俗名分别为 黄米、谷子(北方俗称小米)、水稻(俗称大米)、小麦(制作面粉主要用料)、豆类。其中,豆类是含蛋白质相对很高的食品。其蛋白质来源主要是植物性蛋白质。特别是豆类和谷物食品的结合,能提高蛋白质的吸收率。在这里,牛主要是作为动力的,喝牛奶,是会影响生产力的。

欧洲的传统农业是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他们的蛋白质来源是主要是动物性蛋白质。 牛和牛奶是作为蛋白质的来源的。

以上例子只是说明种植业和畜牧业造成的人们的饮食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并无优劣之分。

这里揭露了商家的第一个谎言——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蛋白质比例偏低。

二、从饮食文化谈

以种植业为主的食品结构中,我认为最值得称道的是花样百出的豆制品。结合中国菜中常用的肉类以及大量的鱼类,日常的蛋白质来源就十分丰富了。

目前在中国的奶制品消费中占大头的仍是供婴幼儿食用的产品。奶制品仍然没有走进传统种植业区域。在农村,70年代前出生的人群,很少或者根本没有食用过奶制品的大有人在。

三、从营养安全谈

大豆作为主要的植物性蛋白质的来源,很多人担心因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使得食用大豆及其制品成为一件危险的行为。

而牛奶作为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的来源,也不见得安全。三聚氰胺是一个非典型例子这里就不提了。就牛奶的来源——奶牛而言,本身就存在着相当多的危险。奶牛作为动物,在其生长和生产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抗生素、激素等,很容易通过牛奶作用到人的身上;同时,奶牛所居住的环境,需要消毒,奶牛所食用的牧草,会有被除草剂和农药污染的可能。牛奶本身,作为高蛋白、高水分原料,生产、保存、运输条件高,一个环节监控不严,会导致整批甚至是多批出现安全问题。甚至这些问题不能靠感官而必须依靠实验室技术才能发现。

因此。不用单纯的用转基因问题来否认植物性蛋白质。

四、从价格淡

以大豆为例,其生产周期短,对生产过程的要求不高,土地、肥料、温度、水分、简单的种植技术。就食用方式而言,从结荚开始,大豆就进入了食用期,直到大豆种子成熟。大豆的保存条件不高,通风、干燥的环境即能保存。因此,整体的生产成本不高。

而牛奶的生产成本从上面的第三点的而言,就相对昂贵。

没有哪个从传统种植业中长大的人会转向食用牛奶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因此,商家提出的“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是很JY的口号。

特别说一句,对于传统种植区中的人们而言,部分婴儿有牛奶蛋白过敏证,只能食用植物性蛋白质。呵呵

五、摄取过多蛋白质的危害

喝牛奶是为了什么?恐怕很多看了广告的人都说是为了补钙——呵呵,商家的另一个谎言。钙的生理作用是什么时候才发现的?最初喝牛奶怎么可能是为了补钙呢?说这话的“砖家”才需要补钙!!

因为牛奶中主要的还是蛋白质,对于吃中餐的人来说,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取过量。这个就有危险了。首先是要对这些蛋白质进行消化,代谢后形成含氮废物,直接造成肾脏负担过重,简单的说就是伤肾;还有一个是增大痛风的风险。

哦,对了,蛋白质太多也会增加肝脏的压力。不好,不好。

我是在江汉平原长大的,当然一副传统种植业促进的肠胃。对我来说,用豆类、鱼类、瘦肉来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摄取足量的主食,就是保持膳食平衡就好。

牛奶,我不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