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不喝牛奶 -- 朝颜

共:💬19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不喝牛奶

关于牛奶的问题,我看过一个台湾一个什么林教授的节目,到底是不是姓林,我也不记得了。他说,牛奶是给牛喝的,不是给人喝的!

呵呵!就跟说肉是给狼吃的,跟人没关系差不多阿。

人能吃的东西,天上飞的除了飞机,海里游的除了轮船。就个牛奶,啥不能喝的?

我是不大喝牛奶的,原因有五:

一,从饮食结构谈

人类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包括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食物纤维、水等。

蛋白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营养素。先从它的来源开始讨论。首先要明白的是中国传统农业和欧洲传统农业的区别。

中国的传统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的,畜牧、狩猎等作为补充。中国的传统农业以五谷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五谷即为黍 、稷(粟)、稻、麦、菽,俗名分别为 黄米、谷子(北方俗称小米)、水稻(俗称大米)、小麦(制作面粉主要用料)、豆类。其中,豆类是含蛋白质相对很高的食品。其蛋白质来源主要是植物性蛋白质。特别是豆类和谷物食品的结合,能提高蛋白质的吸收率。在这里,牛主要是作为动力的,喝牛奶,是会影响生产力的。

欧洲的传统农业是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他们的蛋白质来源是主要是动物性蛋白质。 牛和牛奶是作为蛋白质的来源的。

以上例子只是说明种植业和畜牧业造成的人们的饮食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并无优劣之分。

这里揭露了商家的第一个谎言——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蛋白质比例偏低。

二、从饮食文化谈

以种植业为主的食品结构中,我认为最值得称道的是花样百出的豆制品。结合中国菜中常用的肉类以及大量的鱼类,日常的蛋白质来源就十分丰富了。

目前在中国的奶制品消费中占大头的仍是供婴幼儿食用的产品。奶制品仍然没有走进传统种植业区域。在农村,70年代前出生的人群,很少或者根本没有食用过奶制品的大有人在。

三、从营养安全谈

大豆作为主要的植物性蛋白质的来源,很多人担心因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使得食用大豆及其制品成为一件危险的行为。

而牛奶作为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的来源,也不见得安全。三聚氰胺是一个非典型例子这里就不提了。就牛奶的来源——奶牛而言,本身就存在着相当多的危险。奶牛作为动物,在其生长和生产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抗生素、激素等,很容易通过牛奶作用到人的身上;同时,奶牛所居住的环境,需要消毒,奶牛所食用的牧草,会有被除草剂和农药污染的可能。牛奶本身,作为高蛋白、高水分原料,生产、保存、运输条件高,一个环节监控不严,会导致整批甚至是多批出现安全问题。甚至这些问题不能靠感官而必须依靠实验室技术才能发现。

因此。不用单纯的用转基因问题来否认植物性蛋白质。

四、从价格淡

以大豆为例,其生产周期短,对生产过程的要求不高,土地、肥料、温度、水分、简单的种植技术。就食用方式而言,从结荚开始,大豆就进入了食用期,直到大豆种子成熟。大豆的保存条件不高,通风、干燥的环境即能保存。因此,整体的生产成本不高。

而牛奶的生产成本从上面的第三点的而言,就相对昂贵。

没有哪个从传统种植业中长大的人会转向食用牛奶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因此,商家提出的“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是很JY的口号。

特别说一句,对于传统种植区中的人们而言,部分婴儿有牛奶蛋白过敏证,只能食用植物性蛋白质。呵呵

五、摄取过多蛋白质的危害

喝牛奶是为了什么?恐怕很多看了广告的人都说是为了补钙——呵呵,商家的另一个谎言。钙的生理作用是什么时候才发现的?最初喝牛奶怎么可能是为了补钙呢?说这话的“砖家”才需要补钙!!

因为牛奶中主要的还是蛋白质,对于吃中餐的人来说,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取过量。这个就有危险了。首先是要对这些蛋白质进行消化,代谢后形成含氮废物,直接造成肾脏负担过重,简单的说就是伤肾;还有一个是增大痛风的风险。

哦,对了,蛋白质太多也会增加肝脏的压力。不好,不好。

我是在江汉平原长大的,当然一副传统种植业促进的肠胃。对我来说,用豆类、鱼类、瘦肉来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摄取足量的主食,就是保持膳食平衡就好。

牛奶,我不喝。

家园 看了你的文章突然想起来(探讨一下)

奶制品既然在中国历史上不是传统饮食,咋广东大地那么多好吃的奶制品呢?双皮奶啦,还有就是上海还有了个三元梅园,难道都是近代发展起来的?

家园 1.植物蛋白

植物蛋白缺少某些必须氨基酸,具体那些记不得了,好像赖氨酸是其中之一.

动物蛋白一般含有所有人体必需氨基酸.

家园 林光常,骗子,假博士,在台湾被判了七年刑

不喝就不喝吧,别把骗子的话当真就好。

百度有这位“教授”的专题,链接在此

家园 老兄正解!
家园 三元梅园

三元梅园源自北京的吧?北京那个地方出乳制品不奇怪啊。到上海开加盟店也很正常。

广东的奶制品除了顺德双皮奶,还有番禺姜汁撞奶。我只知道双皮奶是清末出现的。在广州的时候吃过,但我的湖北胃不太能接受。

不过广东不是主要的畜牧业区。武汉也是一样,有扬子江、友芝友等乳制品品牌,也有东西湖等一些养殖场,但总的来说,这个只是种植业的一个补充而已。

家园 牛奶是优质蛋白

而且补钙作用也是实实在在的。不能说原来不是为补钙,就没有补钙作用吧?我看不用这么排斥。我倒不喜欢过多食用豆制品。

家园 咱不喝牛奶

理由如下:

1、没这习惯,没办法,生得早了点,家里也没钱

2、不习惯牛奶的味道

3、据一个学生物的朋友说,其实绝大多数中国人体内缺少吸收牛奶的一种酶,也就是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以浪费为主。所以咱对“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口号是非常痛恨的,顺便也BS那些为此做广告的明星。比如丁俊晖,说什么他在英国的时候看别人壮、每天喝牛奶,所以我们也要喝。我呸,狗屁逻辑,我还说是吃肉吃的呢,号召全中国人每天一斤二分熟牛排。不知道有没有请咱去做广告?

家园 俺喝牛奶拉肚子可能性极高

应该就是所谓的牛奶不适应,不过伊利那个书画奶倒是没事,俺爸也是这样。

买了个豆浆机,从此几本不买饮料了。

家园 豆奶不能完全取代牛奶

很多人靠牛奶来补钙,而豆奶这方面差太多了

另外牛奶的维生素含量也高不少。

如果要找大豆的毛病,同样可以找出来,比如其中的激素对老年男性就有副作用。

正确的饮食观不是吃啥不吃啥,而是什么都吃,什么都少吃

家园 乳糖耐受酶是诱导酶

所以对于有乳糖不耐受的中国人来说,多喝牛奶能改善这种不耐受。事实上在中国年轻人中的乳糖不耐受者要远远低于在年纪大的人群中。这就是因为他们饮用牛奶较多。

何况,就算你乳糖不耐受,也可以用酸奶,吸收牛奶中的其他营养物质。

牛奶是非常好的营养物质,所以别一棍子打死了。比如对于容易受缺钙困扰的中国老年人来说,真没有比牛奶更好的补钙食物了。

家园 牛奶中的钙是最容易吸收的,很多人喜欢它的口感

含钙丰富的食物有以下几类供选用:

奶类全脂奶粉:钙含量为1030毫克/100克;奶酪:590毫克/100克;牛奶:120毫克/100克。

豆制品大豆:367毫克/100克;北豆腐:777毫克/100克;南豆腐:240毫克/100克。

海产品 鱼粉:7705毫克/100克;鱼松:3970毫克/100克;虾皮:2000毫克/100克;虾米:882毫克/100克;海带:348毫克/100克;海参:285毫克/100克;紫菜:264毫克/100克;熟鱼干:257毫克/100克。

其它 芝麻酱:870毫克/100克;茶叶:325毫克/100克;金针菜:301毫克/100克;木耳:247毫克/100克;西瓜籽:237毫克/100克;南瓜籽(炒):235毫克/100克;芹菜:187毫克/100克;花生仁:119毫克/100克。

家园 同感 同感

强烈的花一下。

我这传统农业养大的胃就是接受不了牛奶啊

家园 乳糖过敏
家园 林光常的东西还有人信呢

写东西之前多少查查资料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