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都是传奇(电视有感)央视10台 探索*发现 -- dafemren2

共:💬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都是传奇(电视有感)央视10台 探索*发现

作者: 箱子鱼

这个周末的上午,刚下了场大雨,温润的空气被风吹进屋子,我突然难得的觉得空闲起来,打开电视,翻看了一场场传奇。

最先的一个节目应该是探索*发现,我是从中段开始看的,女主持是不是叫芳菲我不大记得了,不过一直不太喜欢她,提问太过浅显(废话居多 ),大多数的时候叫来宾莫名其妙的不知如何对应。好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防谈节目,她亦不过是照着稿子念来着,便不予苛求。来宾叫周一兵,以前也曾看过他的其它节目,谈吐不错,人也长的斯文,眼睛里是淡淡而执着的态度。麦色的皮肤正好告诉我们他曾走过好些个美妙的地方。

讲的是黄龙,美丽的黄龙,我虽不曾去过,也要为这美丽而先赞叹两声。前面的错过了,只听周讲到,他去黄龙纯属偶然,那时黄龙九寨尚未开发,他一个人去九寨玩,指望着伐木的车子经过,把他捎上带回四川,才能坐车回北京。很巧的事,他遇到了一个叫桑旦嘉措的藏族采药人(多么美妙的职业呀),桑旦嘉措告诉周,他要去一个叫黄龙的地方采雪茶,那地方比这里更美。周一宾讲到这里,镜头给了他一个特写,他的眼中亮起了兴奋的光彩,他说:“黄龙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我的心中。”于是,两人结伴,开始艰苦的行程,一路上翻山越岭自不必说,终于,“翻过一个山头,我呆住了,大大小小的池子和绿色兰色的池水,池子周围是数十米高的杉树,还有两三米高的杜鹃树,我们到的时候,杜鹃花期已经过了,然而树上却留着残红,那么静,那么静的。”镜头一直对着周一宾,描述这段风景的时候,他的手也随之舞动起来,他说树上的残红,手就不由自主的向上伸,好象要指给大家看一样,然后说到静的时候,他又好象沉静了下来,恢复了平常态。是怎么样的人间胜景才能叫一个人在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仍不住的心动?又或者是那一种静,就好象一片树叶一样,正好落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叫你永远难忘,男儿亦如此。(我突然想到若干年前看圣斗士,紫龙和人决斗,对手的心脏上就恰恰落了片叶子,传奇呀)两人一边走,一边各司其事,周一边看风景,一边和桑旦嘉措闲聊,估计顺便也见识了N种草药。穿过冷杉林,来到苔藓地带,才能找到桑要找的雪茶,据说那是一种小的要命的草药,桑就一直兴奋的趴在地上采药,周起先很有兴趣,渐渐的乏了,便起来理理身子,“然而不经意的回头,又叫我惊呆,我的目光穿过杉林,远远的望过去,那就是一条黄龙。阳光下池水是金灿灿的,每一个池子就好象是他的一片大鳞,天上有云,太阳一会儿被遮住,一会儿跑出来,就好象龙在游动。”周一宾声调抬高,语气兴奋,一切都栩栩如生。我在电视机外被他感染,脑中一片金光,随着他一起兴奋,能够在这样的纵深的距离之后看到的美景,怕是如今的游客再不能看见的了。“它是一条龙,头钻进山中,尾巴还在外面摆动着!”

主持人问他,你在那住了几天,周说两天,他们就住在杉树林里,周有些情不自禁的笑起来,于是说了段插曲:藏族同胞桑旦嘉措晚上睡觉是蹲着睡的,他也试了试,可是腿脚麻痹,站起来还头昏眼花,于是摸黑拣了些灌木枝铺在地上。周有个美军打朝鲜时候的睡袋,鹅黄色的羽绒睡袋,桑旦嘉措看见之后羡慕的不行,周说,桑旦有一半康巴人的血统,眼睛好像牦牛一样清澈,又圆又大。我听到这句的时候吓了大跳,像牦牛那样的形容果然闻所未闻,然而周的眼中是赞许,是对当年的同伴美好回忆,于是我相信,我未曾见过的牦牛是个无与伦比的好东西。“他的眼睛看着我,全是真诚,只是看到我的睡袋的时候,有些小贪婪。”第二天,有雪鸡之类的,咕噜咕噜的把他们叫醒,桑旦嘉措看到周的时候,吓的好象见了鬼一样,往后跑了数步才停下来,开始大笑,原来,周拣来的树枝是杜鹃花的枝子,残花满枝头,染的他的睡袋,脸,全都变成了红的。这……不是传奇就是童话,听的我美妙的不行,颇高大麦黑的男子滑稽成这般,不成了杜鹃花王子?两人继续旅程,黄龙那时人烟渺茫,周略略提到他们在即将出来的时候,遇见一个喇嘛,同他一起又住了三天。只是还有什么有趣的事便不得而知了。

黄龙属于喀斯特地貌,却又不同与云南石林那样的喀斯特。石林是由于大水千百年间,快速的不间断的冲刷一整块石头而形成的。黄龙的这些孕育五彩缤纷池水的池子是山上的水缓慢的流向石头,然后又从这些石头中涌出来,好象泉眼涌出涓涓细水一般的侵蚀石头。钙质因为水的缓慢不曾被带走,积压在四周,慢慢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所以黄龙的那许多池子又叫“钙华池”。池中有一座小石塔,塔身古朴自然,颇得明代时风味,再听介绍果不其然。但塔座已被钙华,塔如生根在石上一般。研究人员经过推算,得到每年钙华3MM的数据,也就是说,黄龙是活着的,它每年都在生长,亘古不变。然而池中的水又为什么是五彩的呢?云南的白水池与其地貌十分相似,却只得白色的水不停流过,黄龙何以有天之骄子般的运气?周一宾说,黄龙有山,有树,“有很多树的枝桠就这么伸在池子里,”说着,他不由自主的做了个微微倾身的动作,手往低处伸,“深绿的,淡绿的,黄色的。”钙华的过程中,微观世界彼此的结合,造就了美妙的颜色。我听着听着就觉得到处充满着灵性,树是灵的,水是灵的,它们懂得如何造势,如何瑰丽,如何各取所需,并不为人类所动,完全是它们自己的审美,自己千百年的习惯。

电视转而介绍黄龙所在的松潘古镇,那是四川/甘肃的交界地,是巨大的贸易港口,游牧民族和汉族在这里交换物资,也在这里开始融合。于是,提到了一个词“白马藏族”。周一宾介绍说:藏族也分很多种,一种叫‘康’,指的是以西昌为中心,以及四川周围散乱的藏族;一种是‘卫’,指拉萨那里分布的藏族;还有一种是‘藏’,指日喀则周围所分布的藏族。而“白马藏族”原本并不属于藏族,而是属于羌,羌在与汉人,藏人的融合中,被藏人藏化的那部分族群,就成了现在的白马藏族,又叫康巴。原来那个采药人不光职业理想,还是个混血儿呀!至于为什么要叫白马藏族,电视里没做介绍,自己隐隐的却觉得白马和藏族这两个词委实联系不到一起,读起来很有些刻意的样子,是不是正说明了这部分羌人依旧要让自己的子孙记得久远前的归依呢?电视最后提到一笔:羌,那些坚持着,很少的一部分,没有被汉化也没有被藏化的人,依旧叫自己羌人,住在松潘极其周围,默默的繁衍羌的后代。

一直到节目结束,我都在想,干吗找周一宾做来宾,莫非是因为他的这个偶遇,使黄龙把它原始的美毫不娇作的展现给一个城市中而来的人。从而一步步成为今天开放旅游景点,成为更多人心中抹不掉的画面,成为我们的文化遗产?如果是这样,或者即便是只有丁点与他有关的话,我都要对他表示感谢。还有那个叫桑旦嘉措的采药人。感谢制作节目的工作人员。

(坑,记性不好,回忆真累,下午晚上都有事,下面的内容明天补吧!)

 你是柳梦梅,你是杜丽娘 

夜夜夜夜

补充日期: 2004-07-03 18:28:45

这档节目连着刚才的“黄龙”那档,中间有1分钟的预告时间,名字大概是叫‘修复千年的文明碎片’吧。国家图书馆有个很大的“地宫”――善本库,三道铁门把守,防潮,防盗,防辐射。只因无数的珍贵的古籍善本藏于其中,但这个节目要讲的是,很少的一群人,默默的修复历史的故事。

每每提到地宫,我就十分敏感的想到珍宝累累,然而在地宫里工作着的人,就是把溃烂斑斑的珍宝以最好的,最真实的面貌重新带回来的人。《文苑英华》是宋太祖令人编写的一套优秀诗文作品选,收集详尽:上自南朝梁代,下至五代,共计1000卷,其中唐人作品居多,占十之八九。宋太祖或许没有想到,他的这个行为,为后世提供了多么完善的精神食粮,今天的《唐诗三百首》便是从此处取经而来。《文》由中华书局出版至今已有三版,依据的是明代的影印版本,那么原本又在哪里呢?它们是否历尽千年已不复存在了?纸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载体,却也是最容易被消灭怠尽的。今天,在善本库里修复的就是十三本宋代刊刻的《文苑英华》。

先来说说这十三本宋代刊刻的《文》是如何流传至今?1000卷,10卷为一册,也要得100册,藏于皇宫之中,又是如何流落民间?南宋其间出一人物,状元出身,又做宰相:周必大。告老还乡前,不知历经何等历史故事,电视不表,我等可充分想象成又一传奇,带着这100册原本回到故里吉安县,用最好的纸,最高超的刊刻印刷技术,最灵巧的工匠,数载春秋,将这一套书完整印刷出来,留予后人。

修复人员是个四十来岁的男子,腼腆,身穿藏青色的大褂,神情严肃的把十三本古籍取出见天日,每一本都破败的不成模样,明黄的书皮或残缺或掉落,还有被书虫蛀咬的千疮百孔。修复人员先一页页的翻看检查,每看一页,那一页纸便随之脱离书体。“我们先修复一本,看看效果如何,再修复其它的,我们要把它做旧如旧。”修复人员面对镜头有些拘谨,说完便赶忙做手中事,镜头切换,一个穿着中装的老先生坐在藤椅上,面露和善却有种耿直的情绪在其中。没有拍到采访的记者,也没有打字幕,黑色的背景前显得特别孤单的一个人,孤军奋斗,我突然就想到这个词。他应该是修复工作的前辈,“所谓修复,要么做旧如旧,要么做旧如新,但是,对与做旧如旧的观点,业内持不同看法的人很多。”语气中有担忧,更多的是不认同,果然“我看过一个博物馆做古画修复,残破的很,结果修复出来以后,所以原来没有了的地方,画师都帮它一笔笔的补了上去,很好看,可是……”我觉得老先生想说‘很糟糕’这几个字,却还是没有说,“可是,如果以后的文物工作者对照着你修复的地方,修复的笔画来鉴定,参考,会是什么结果?”老先生语气提高,脸色红涨,“所谓做旧如旧,‘旧’是现在的旧,不是古代的旧。”我为老先生鼓掌,一直以来,我也对把破损文物失去的部分在文物修复的时候重新人为的加载上去而感到反感,如果这样,需要这样的‘完整’的话,不如仿制一个用于公共展览。文物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所处的历史年代,社会、文化意义,还在于它在成百上千年的流传过程中的经历,沧桑,代表着的时间的轨迹。

镜头转回修复人员,他在做书籍纸张的剥离工作,用毛笔蘸着清水仔细的刷页与页之间粘合的部位,目的是为了软化残留的糨糊,把每一页独立出来,清理干净。在刷的过程中,修复人员发现这本书曾经被人修复过,书中有补纸的痕迹,并小心翼翼的把一小片补上的纸钳起来,放到一旁,“现在,我们也不能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时候被人修补过的。”他停下来说,流露出惋惜,不知道是不是在想,很久以前,也有位和我一样的人,慢慢的打开它,花尽心思的修补它。穿越时空的两双手,该是如何的心灵相通?写出来,会是一个好好聊斋传奇。书页已经摞好,接着要选纸,把书页上的洞给补上,于是另一个修复人员抱来一大包古纸,形状统统没有规则,有的上面还写了一两个字,“我们要找和它差不多厚的纸,不然粘了以后,书的厚度发生变化,就改变了文物本来的样貌了。”说完,他们把纸的一角放进一个显微镜一样的仪器中,夹子一夹,立刻算出纸的厚薄。不停的试,直到找出满意的一张。然后就是染色,用天然的染料――橡果的壳,把橡果的壳放进水中煮,待水煮出了颜色,就把纸泡在其中,让它浸色,变成和书中的纸页一样的颜色。我以为,这倒工序看似简单,其实最为复杂,每次染色的纸质不同,所以染料的多少,水温的的高低都是极考验人的。(我记得以前生物课做过一个DIY,把树叶煮软了,剥去它表面的肉质,只余经脉,放进颜料调好的水里煮,每每要做多次才能得到一个面相完好,染色均匀的叶脉书签。)纸备好了,便要修补书页了,遇到残洞便仔细补上,文字缺少的,不添不画,依旧空白,正是“做旧如旧”。修复人员突然发现一粒小纸片,纸片有上两个残缺的笔画,便一页页的寻找,终于找到丢失了两笔的‘也’字,细心粘上。万事俱全,最后要装帧成原先的模样,这时,电视里便介绍了这种名叫“蝴蝶装”的装帧方法。宋代最盛,只因一个刻板印成一页,每页向内折叠,书口与书口相粘,看书时,每翻一页,好似蝴蝶展翅,并且不需用线装订,只用糨糊。此时,镜头给了书一个特写,每一页的上下左右都留了很宽的白,只在中央有文字。遂有字幕打出,大意是说:即便虫蛀,也在边缘,不至于损坏书中内容。实为大妙。于是所有的纸页被整齐的粘在一起,书籍处涂了糨糊,放进修复好的书壳中,按紧,丝毫不差。书壳已被加固,封面上的虫眼痕迹仍见斑驳,书却宛若新生。

镜头游走到对面的一位女修复人员那里,她皮肤很白,于是和她手中黑黑的卷轴成了鲜明对比。介绍说,她手中的卷轴是《敦煌遗书》,眼馋的我口水直流。我们国家如今只有14000多册残卷,而45000卷被流散在日本,法国,英国等地。镜头又切换到那位老先生那,提到《敦》他很激动,他说到《敦》的保护工作,“英国人很重视,他们保护的也很积极,他们用一种网,很薄的网,或者一面,或者两面的把卷轴夹起来,卷起来。”其用途当然是防止进一步脱落遗失。“但是,网有化学成分,它会老化,卷轴卷起来以后,老化了就打不开了。”老先生痛心疾首,“后来,他们干脆就把它粘在一张纸上,是洋纸,比较硬,托的住的纸……”我看到老先生鼻头红红,他说不下去了,几次想要开口又合上,他的眼镜反光的很厉害,但我知道他已落了泪。然后他欠了身,很有礼貌的说:“对不起。”下面一段镜头应该是几分钟以后的事了,老先生可以任着心疼接着说话了,“要知道,这卷轴有的是两面都有文字的,他们把它给粘上以后,我们就再也看不到反面的内容了。如果我们想量纸的厚度,也无法实现了……”再不用他去设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像,这样修复的结果,损失是永难弥补的。镜头重新回到女修复人员那里,她给我们展示了一轴日本修复好了的《敦煌遗书》:那是用中国的装裱技术重新装裱了的卷轴,颜色经过修复,光亮的好象绸缎,却很刺眼,像赝品。接着,她把手中原来的那卷黑黑的《敦煌遗书》也打了开来,虽然有些残破,可是历史的味道却在打开的一瞬间冲到眼前。镜头前这两卷一上一下的进行对比,告诉我们所谓修复,倘不能真的做到做旧如旧,真是大大的祸害。

节目在不经易的时候噶然而止,只留下一段使不上力的旁白:善本库里有着成千本需要修复的图书,然而从事古籍修复的人员不过10人,他们没有一人是科班出身……有些博物馆甚至没有从事修复的人员。好吧,让我记住他们,纵然不能记住他们的脸,也要记得他们如同精灵一般的手。还有那位可敬的老先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