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团剧及评论的随想 -- sweeter

共:💬15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看团剧及评论的随想

看起来,很多人其实不太看得懂团剧,因而觉得台词和情节装腔作势,这个是团剧被这么多人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实说,很多台词我也是陪着别人看第二次时才看懂了的。

兰小龙自己十年的军旅生涯,十年的对军事历史和资料的思考结果,想要统统塞在一部电视剧里头,那是太贪心了。这里说的“对军事历史的思考结果”,并不是说兰想再现历史。其实团剧的象征意味很浓,它想要讲的是“所有的战争”,而不是“这一场战争”。所以它不可能是那种再现历史的军旅剧,因为这场战争和这支军队只是一个载体,兰和康(个人觉得主要是兰)试图表达自己对战争、历史、生命、人的精神、命运以及其他的观点的载体。

台词其实并不是在装腔作势。虽然不能称作字字珠玑,但至少是一直都在思考。孟烦了和龙文章其实是一个人的两面。并不是说哪一面是更好的,而更像是一个人在迷茫中的类似人格分裂的内心斗争。他们的对话其实是“一个人”在自我怀疑,自我质问,自我辩解,自我找寻方向,最后得到自己的答案。

虽然在看了第二遍之后我开始喜欢团剧的台词风格,但是我并不认为它这种风格适宜用在电视剧上。台词太文学化。小说中的一些前后文被删减之后,剩下来的虽然是文意的中心,但就显得太深,要转几个弯才能想到它包含着的两三层意思,不利于观众理解。观众无法理解之下,就显得剧中人物在故弄玄虚了。这绝不是观众的错,这是编剧的问题。

另外,我觉得此剧的很多缺陷应该由老康负责。节奏的掌握,情节的剪辑顺序,人物角色的把握(是的,人物的把握首先是由导演而不是演员决定的),甚至是配乐,感觉上老康都有一点把握不准。

节奏上,有些地方显得拖戏了。这些拖戏的地方恰恰都是家庭妇女或老年观众喜闻乐见的片断,如捡老婆、跳大神之类,这让人觉得拖戏不是无意的。可是这与整个片子的哲学思辨式的风格是格格不入的。结果可能吸引了一部分观众,却让另一部分观众大为不满。得大还是失大?这就不是我可以判断的了。

剪辑上,因为片子前段人物太多,节奏又比较快,导演试图在后面用不断的回想来加深感染力,同时解决“第一次没看懂”的问题。这个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连一些必要的情节也要采取这种回想的方式来叙述呢?按照时间箭头来说故事不是更流畅吗?去回想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显得很突兀,从而也无法达到导演想要的感染效果。个人认为这种大量倒叙的方式不适合这部片子,或者应该说是根本就不适合长篇电视连续剧这种演剧形式。

人物上,对人物rp的批评就不说了,这种批评恰恰是电视剧的成功之处。要说的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问题。像很多人批评龙文章的“跳大神”片断,为什么需要这一段呢?讨好老年观众?这显然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导演的问题。在孟帆了的贫上,也是同样的——剧本要求孟烦了贫的。导演是大厨,演员是配菜,每种配菜需要生熟几分,是导演决定的。如果菜本是好菜,并非烂菜叶子,却给煮成了烂菜叶,那就是厨师的错了。

不过,虽说有种种不满意的地方,总的来说我对团剧的褒远远大于贬。很久没看过如此认真地思考,如此真诚,如此努力的电视剧了。尽管叫我小资吧,但我是真的感觉到片子的诚意,如同士兵突击一样。我的批评,其实是一种求全责备。

顺,有人说团剧是借远征军题材来炒作自己。我怎么觉得恰恰相反,远征军题材正是被团剧在这两年里炒起来的。

p.s.全剧我只看了一半,还没看完。如果有什么说不对之处,以后再来改吧。

关键词(Tags): #我的团长我的团(landlor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