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中国人均水平忧虑的回复 2 -- songcla

共:💬73 🌺60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点美国历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7%B6%93%E6%BF%9F%E5%8F%B2

注意,当时世界工业体系基本就是欧洲的几个国家,所以美国对原有体系的冲击一点也不比今天中国的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人均收入,可见美国也曾经是个穷国。

18世纪,工业革命从北方开始,到19世纪初期时,迅速席卷了整个美国。

到19世纪中叶,尽管海上贸易通道仍被英国皇家海军的炮舰外交主宰,但是美国的购买力水平已经超过沙俄、普鲁士,并几近与法国或印度相平。

到1960年, 阿伯拉罕·林肯任总统期间,16%的美国人口居住在城市,而且全国三分之一的收入来源于制造业。城市工业起初仅限于东北部地区;棉布生产占据首要位置,制鞋业、毛纺生产和机械制造也在扩张。许多新的工人都是移民。从1845年到1955年,每年大约有30万欧洲移民来到美国。他们中的很多都是穷人,留在了东部的城市,并且往往是他们刚到达时所在的港口城市。

嗯,造些棉布,鞋子,毛衣。一大堆农民,城市是脏乱差,一点也不与国际接轨。

在1920到1930期间用大量政府盈余减少了大约1/3的联邦贷款。商务部长赫伯特·胡佛 (Herbert Hoover) 通过治理商业活动,致力于提高效率。这个时期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快速增长的汽车业刺激了石油,玻璃和公路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激增,有车族购物有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小城市蓬勃发展,大城市由于商务楼,工厂以及住宅的大量建造,迎来了最辉煌的10年。新兴电力行业给商业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变革。电话和电线普及到了农村,但是农民没有能够从战时土地价格泡沫中恢复过来。上百万的农民迁徙到附近的城市。
民工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