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南街村的可推广和不可推广 -- 达雅

共:💬262 🌺3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说饿死多少人?看薄一波怎样说。欢迎围观。

当年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国家计委副主任薄一波总结说:

“1959年产量仅为3400亿斤,比1958年的实际产量4000亿斤减少600亿斤。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到2870亿斤,比1951年的2874亿斤还低。在这两年中,棉花、糖料、油料、生猪等主要农产品,也都大幅度减产。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反右倾’后的继续‘跃进’,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我国人民所经历的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主要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斗争造成的。在‘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广大人民因食物缺乏、营养不良,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不少农村因饥馑死亡增加,据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减少1000多万。在和平建设时期发生这种事情,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实在是愧对百姓,应该永志不忘这沉痛的教训!”(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历史事件的回顾》下卷,第613页)

我翻了一下书,与网上流传版本一样,但页码不对,是第613页。这本书上下卷共912页,书里一口一个毛主席,对毛公基本态度是颂扬为主,也有些小小批评,与邓公一样,反对把责任全推到毛公一个人头上:

在一片“胜利冲昏头脑”的气氛下,毛主席虽然赞赏“六亿神州尽舜尧”那热气腾腾的局面,却最先冷静下来。(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历史事件的回顾》下卷,第566页)

在毛主席的耐心启发和教导下,经过郑州会议、武昌会议和紧接着召开的八届六中全会的紧张工作,终于迈出的纠“左”的一步,取得了最初的成果。(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历史事件的回顾》下卷,第573页。)

但愿望与可能毕竟不是一回事,毛主席首先察觉到这一点,提出“压缩空气”,说明他头脑清醒比我们早,发现和判断问题比我们高,转变不合乎实际的看法比我们快。(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历史事件的回顾》下卷,第574页。)

这本书出自中共当年管经济的元老之手,那段时间是陈云副手,陈云不在,就是薄一波主持工作,并非李锐、李志绥等等那些距离核心100公里远的小人物,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他的子孙还占据要津。他本人心里就有数,引用的材料更是慎之又慎,尤其是这种关系中共历史评价的重大问题,顾忌子孙也不会故意夸大数字,更何况有层层审核。我认为是很可信的。我说“饿死上千万”有何不妥?您嘻嘻哈哈,似有新材料,新观点,也亮亮给咱开开眼?

关键词(Tags): #薄一波#三年困难时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