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浅谈俄罗斯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文化背景及其特点 -- 江城孤舟

共:💬36 🌺8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关于纳博科夫的一点资料

......英国小说家亨利·格林在回忆录《打起行李》中写到二十年代初期的牛津:“所有的人都装作关心优秀文学,懂法文的人都知道普鲁斯特。”剑桥好像也一样,尽管大学生纳博科夫对他的俄罗斯人身份已经着迷到了无法摆脱的程度:“我害怕由于异国的影响而失去或玷污我从俄国带出来的唯一财产----她的语言,这种恐惧变得极为可怕......”

.............................

尽管纳博科夫在柏林居住了十五年之久,按照他本人对语言的高标准,他从来没有学习德文......“初到柏林时,我被一种莫名的恐慌所困扰,唯恐学会了流畅地讲德文,我就会以某种方式给我的珍贵的俄文根基带来缺陷。事实上,我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俄国流亡者的圈子里,接触的是俄国友人,阅读的是全部是俄文报纸、杂志和书籍。”

----引自【美】约翰·厄普代克为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所写的前言(1991年三联版)。

“在一个夏天的早晨,在我童年那传说般的俄罗斯,我苏醒后最初的一瞥,看的是白色内窗板之间的缝隙........”

----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第六章(1998年时代文艺出版社)

“我在英国的大学岁月的经历其实就是我努力成为一个俄国作家的经历。我感觉剑桥与它所有著名的特征.......在它们自身方面没有结果,而只是为了铸造和支撑我富足的乡愁而存在的。”

“很快我就离开政治而专注于文学了,我把《伊尔戈远征记》中的红色盾牌与蓝色闪电、普希金和邱特切夫的诗歌、果戈里和托尔斯泰的散文,还有探索与描述了中亚荒野的伟大的俄国自然主义者的精彩作品邀请到我剑桥的房间。”

----同上,第13章

当然这些资料并不能说明纳博科夫是个俄罗斯文学家(其实说某国文学家的标准也很难界定,而且不同的时代各国文学本也有不同表现,纳博科夫的写作时代和我们一般概念中的俄罗斯文学家,比如托尔斯泰,陀氏等已经大不相同----如果按江城兄的四个意识来说的话,其实也有商榷的地方,比如看纳博科夫的《普宁》,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是如果说他只是俄国出身的美国或法国文学家,感觉有些偏颇了。我自己感觉他其实有很深的俄罗斯文学家(不得已又使用这个尚未界定清晰的概念)的气质。

另外,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和他的自传《说吧,记忆》都非常好看,尤其《说吧,记忆》,写得非常诗意,在我读来,实在是一种俄罗斯式的诗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