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聊厘金兼答地九 - 1 -- 老广

共:💬38 🌺2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浙江财政税务志的一点厘金资料,供参考(一)

(一)厘金种类

百货厘金 厘金税率初定为值百抽一,后逐渐议加增至百之六、七。同治二年(1863)更定章程,改为百货经过浙东浙西者抽收两起两验。逢起抽3%,逢验减半(1.5%),一起一验抽4.5%,两起两验抽9%,浙东起验捐分别上水下水,自安徽、江西、福建顺江而下者为下水,自宁绍杭溯江而上者为上水。下水自江西入境者常山起,兰溪验,义桥起曹娥验,宁波照票,凡抽满两起两验者各卡照票放行。上水自宁波办货者,宁波起百官验,义桥起兰溪验,西安(现衢州)常山俱照票放行,浙西杭、嘉、湖三府,港汊分歧不能分别起验,浙东贩运浙西货物即由浙西头卡并抽起验一次,计4.5%。光绪二十二年(1895)浙东改为一起一验合并征收。

浙江课厘货物共分12大类682项⑴绸缎绫罗呢羽类39项,⑵绣货类26项,⑶皮货类37项,⑷布匹类38项,⑸锡箔纸扎类74项,⑹铜铁铝锡类28项,⑺磁器类11项,⑻食物类74项,⑼药材类73项,⑽油类12项,⑾木竹类41项,⑿杂货类234项。

正厘而外,附属于百货厘金者尚有善举、储备公款、厂纱捐三项:

善举 太平天国战争后,为抚缉流亡,筹办善后,于厘金项下随捐一成作经费,在验捐时带收,原起捐抽3%,验捐抽1.5%的,加入善举则为起捐3%,验捐2%,全省有善举者30余卡,温台处三府所属各卡,与宁属宁镇船货卡均不抽收。

储备公款 始于光绪二十年(1893)由验捐项下照善举捐数划提,如浙西卡起验并捐善举一成者,储备公款也划一成,浙东卡善举向划2.5厘;也有划2.5厘,加上善举、储备两项附捐。正附合计浙东货厘税率为10%,浙西为5.5%。光绪二十三年(1896)宁绍台温处5府厘金抵还洋款,储备公款即行停划,杭、嘉、湖金衢严6府仍照划提解省作为厘饷局开支之用。

厂纱捐 浙江机器厂纱捐起于光绪二十六年(1899),除贩运出口完纳正税外,其运销内地由厘饷局发给护照概免厘金。光绪三十三年(1896)宁波通久沅、和丰二厂经浙海关详定应赴关纳税,杭州通益公,萧山通惠公二纱厂纱件,凡由轮船装载及用轮拖带者也归新关查验征税,至用民船运销内地者,则归首卡抽收,每担征银0.7两。

丝厘金 包括运丝捐、用丝捐、茧捐、丝茧谕单。

运丝捐 同治初年,设局收捐,从量计征每包80斤,收银20余两。同治三年(1864)厘捐总局规定先捐后售,每丝1包收银16元,由各卡责成丝行于乡民卖丝时先收捐款(每丝1斤,收洋0.2元),再准销售。

用丝捐 同治初年原照百货厘捐章程,见货抽收,嗣因用丝销本地为多,容易偷漏,局卡收捐,稽查难周。光绪十年(1883)改归各属丝行认捐,每两收捐钱4文,十二年加收善后捐钱2文,共计每两收12文。

茧捐 始于光绪九年(1882),每鲜茧百斤收捐4元,干茧1斤折作3斤,每百斤收12元,内代收沪捐2元,塘工0.6元,计正捐洋9.4元。双宫簿皮每百斤收捐2.4元,责成茧行先捐后售,光绪二十一年绍属创设缫丝厂定为大灶烘茧3000斤,每乘收捐洋300元,小灶烘茧2000斤每乘收捐洋200元,后以商户困难改为按灶认数计斤收捐。凡新茧上市,由牙厘局派员督同各茧行于买茧时向卖户按斤收捐。

丝茧谕单 开设丝茧行向须领帖,资本微薄无力领帖者,请给谕单也可营业,丝谕单始于同治三年(1864)上则丝行钱80千,下则钱40千。茧谕单始于光绪九年(1882),有灶正庄须请发上则谕单捐钱80千,无灶分庄可请下则谕单,捐钱40千。

此外还有因庚子赔款而加收的丝偿款、绸缎偿款,善后、塘工等附加,和代收丝沪捐、茧沪捐等。庚子赔款后,运丝捐每包加增至29元,其中正捐16元,其余皆属随征之沪捐及偿款、善后、塘工等附捐。

茶厘金 浙江省产茶有旺年淡年,茶厘章程也屡改易。光绪元年(1874)规定箱茶每引净重100斤收银1两,篓茶袋茶每引收银6钱,茶梗茶末无论浙江外省每引收厘银2钱,免完税课。关税每引收正耗银3分4厘,引课不论箱茶袋篓一律每引收银1钱。安徽、江西已捐之茶,无分粗细由入浙首卡每引收厘银2钱,其未捐过的即照浙茶捐章程办理。同治五年(1866)附加塘工捐,不论箱篓袋茶,凡经浙西者,每引加抽1两。光绪元年(1874)改收塘工捐5钱。

茶糖烟酒加成厘金 光绪二十二年(1895)遵照部文就糖烟酒3项除正厘外增加2成,二十六年(1899)又就烟酒二项续加2成,二十七年(1900)为筹集庚子赔款又就茶糖烟酒4项增加3成,三十年(1903)为练兵经费又加烟酒5成。茶糖烟酒厘金共加4次,计茶加3成,糖加5成,烟加12成,酒加12成。

洋药厘金 开始每包抽银7钱5分,后改每箱抽银40两,光绪11年改为每箱抽银86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