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文明金字塔的构造——读约翰·鲍埃德事迹有感 -- 明日天涯

共:💬7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文明金字塔的构造——读约翰·鲍埃德事迹有感

前几天看了《世界军事》刊载的《改变战争的人》一文,才大概了解了约翰鲍埃德上校这个人,以前虽然偶尔也能见到他的零星介绍,但是并没多大在意,因为那些介绍侧重于他的“能量——机动能力理论”——即简称为“E-M”的理论,对现代战机设计的影响;现在才知道,他的《空中攻击研究》是美国保密数十年的官方空战教程,他的《冲突形式》,则指导了海湾战争,他的思想追随者们,也由此衍生了军事领域的“第四代战争”理论,以及延伸到其他领域的其它理论,例如被奉为经典商战策略的观察、定向、决定、行动的“鲍埃德流程”;难能可贵的是,由于思想的超前,他历来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其理论都是在残酷的实践中验证出来的,例如他早在五十年代,就因在精英荟萃的纳利斯空军基地打赌在模拟空战中四十秒内击败任何人,此后在被认为“谁都有背运的时候”的空战中取得了不败战绩,因而得到了“四十秒鲍埃德”的绰号,不过其理论却一直不被认可,直到越南空战时候,他对与米格战机空战的精准论断得到实践证明,《空中攻击研究》才进入官方教程,海湾战争也是切尼放弃了施瓦茨科普夫的作战方案,采取鲍埃德的建议,才取得那样的战绩,特别是率先接受鲍埃德理论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表现,加速了战争进程;911之后他的理论由于进一步得到验证而倍受重视,他的这些著作我在中文网页上都没搜索到,不知道是不是说明了华文群体对这样的思想前沿人士的忽视。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文明群体内部,如果能取得相对于其她群体进步的发明和认识,那么就会在一直都存在的丛林形态的文明竞争中取得优势,导致落后文明群体的边缘化、底层化、甚至消亡,残酷的世界近现代史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说埃及文明象征的金字塔式石头构造的,终会随着岁月的流失而倒塌,那么人类的发明和认识就是象征永恒的钻石,这些钻石构造的金字塔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坚实保证,并且永远也不会失去光辉。对于落后群体来说,我们如果要保证自身种族和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就必须构造这样的金字塔,否则,如果仅是亦步亦趋地跟随和模仿别人,落后的命运就几乎不能得到改变,更何况是对进步文明群体发展固步自封的漠视。

那么如何构造文明的金字塔呢?以基本的群体素质条件来说,需要群体内的每个个体的群体责任意识和对真理的追求意识,我们大多只看到西方近现代的文明成果,却很少有人谈论这些文明成果只是从事研究和创造活动的成功事例而已,更多的却是失败的验证着,和社会工蜂式的筑基者,所以这些文明成就都是群体努力的结晶,验证了众多不可能性后的少数可能性而已。我们中国人的社会意识是与其格格不入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长期在儒家学说变异的社会形态下存在着,形成了以家族为基本单位的松散的原始部落式的联合的形态,导致人的意识里除了原始的小农式的比老子的小国寡民还原始的小农家族脆弱的共存意识,和不是通过实际的社会劳动,而是通过对其他个体和宗族式群体的掠夺而存在的社会意识,包括了作为主要掠夺者——皇权——的依附体——儒生集团——的共同掠夺,所以中国自儒家社会以来就缺乏群体责任感,缺乏实际的创造意识,更与西方相反的是,中国的知识群体是掠夺的参与者,而西方的知识群体,却是对掠夺主体——贵族集团的反对者,更多地接近于平民阶层,所以,近现代中国的群体创造能力才很难得到滋长,体制的不足更是掩盖了更深层次的缺陷。因此,我才这么强烈地提出要消除这种阻碍群体存在和发展的负面因素,即使一时还构造不起有利因素,也要把负面因素消除掉。这样,不管是什么领域,才会有人去做正事,做的人逐渐多了,成功几率才会逐渐增大。

我们看到一种文明成就前,就要先去思考这种文明成就是如何产生的,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益处,对于西方文明是如此,对于自身文明也是如此,譬如先秦时期中国辉煌的文明成就,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能证明中华文明相对于其她文明的优劣在那里,又有多少人去探讨过呢?中国后世的众多文明成就,有多少是建立在先秦基础上的?不从根源、过程和发展变化上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轻率地以结果全面肯定或否定自身的文明,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吗?或者说,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吗?不如说是一种儒生式的坐享其成的功利态度吧。

虽然我没看过鲍埃德理论的具体内容,但是从该文的简略介绍,我估计其中必然有缺陷和不足,之所以说这个看似没根据的话的原因,是怕某些人见了西方的这一成就,就又拼命地吹捧、崇拜和盲从,而非是客观地学习和评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