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宋元战争的结局意味着什么 -- klxn

共:💬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文摘】这篇帖子只看的是经济帐

因此存在一些基本的错误:

1 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其实在以前的朝代也有,但是为什么没有转变成为象西欧城市那样的资本主义呢,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的都市并不是象西欧都市那样的规模,它是依附在封建制度中的,因此商业资本在生成后迅速的通过购买地产同封建制度融合起来,而没有产生进一步的扩大再生产。这样的脆弱的商人阶层一旦遇到外力的干涉就容易崩溃,整个社会的经济重新转变为农业经济,这种现象不仅仅是中国所独有的,在大航海时代曾经发达一时的德国的不少都市,由于三十年战争的影响,很多城市都大大倒退,封建领主的权威重新树立。农奴制普遍的兴起。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必须具备一个能够是不完全依附于封建制度的据点。我认为与其说宋朝具备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不如说明朝中后期更加合适,因为在那个时期出现了市民阶层同政府的冲突,这表明商业资本开始独立的发挥其的作用。

2 有宋以来,宋朝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赵匡胤实行的赎买政策,将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转变成为国家供养,从而使得社会矛盾不容易发生激化,但是这种政策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国家的开支增大以及军队战斗力的严重下降,后来在北宋灭亡的时候,国库的钱还大大的有剩余,但是这些钱却没有被用于加强国防上,王安石的变法曾经想改变这些,但是没有能够做到。

3 宋朝的基本国策是对于知识分子的优待,科举制度的盛行,使得广大的知识分子都将全部精力用于科举功名,因此他们从本质上就不可能反对给他们带来功名的中央政府,而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的话,需要有启蒙的知识分子提供有关思想,然而在宋代这样的思想家并不存在,朱熹和两程甚至陆九渊等更多的是研究如何将个人的思想同中央政府的指示相融合。因而朱的思想能够迅速的为后世当权者作为思想武器也就不奇怪了。

一点小小的想法,欢迎高手指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