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官办经济?No,是诸侯经济。 -- 泉畔人家

共:💬51 🌺1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官办经济?No,是诸侯经济。

政委的鸿篇巨作官办经济那是河里的压河之作,水平之高,人皆敬佩。但我看过之后还是有一点疑惑,就是为什么会形成官办经济,它形成的根源是什么?

最近看了中央6台一部不出名的电影, 《18个手印》,看过之后觉得很多东西可以串起来了,所有斗胆写些东西,让大家来拍砖。

《18个手印》讲的是小岗村当初分田到户的来龙去脉。一开始是新上任的凤阳县委书记赴任,路上看到民兵骑着自行车到处抓出去逃荒的人,然后就是刻画当时凤阳人民穷苦的生活。

书记到任后,调研,走访。批准只有18户的小岗村分成2个工作组耕作。县长极力反对,拿出农业学大寨的文件指责书记。而书记仍然坚持。

而小岗村实际上却分了4个组,按说18户人分4个组够小了。但总有人干活的时候不见人,说有病,分粮食的时候却把麻袋扛着就走。 一户人家不敢了,敲钟说自己要单干,不让干就去揭发私分四个组。18户人家开会一合计,索性分到户算了。还立了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此后能干 每户保证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 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粮要钱 如不能 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 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就这样18个鲜红的手印的契约在小岗村写下了。 电影到这就结束了,没交代那位书记的结局,只播了现在凤阳人民幸福的跳花鼓灯的作为结局。

感兴趣的河友可以去找这部电影的视频看,这电影是改革30年的献礼电影。

好,废话结束,回到正题。我们这30年的变革,可以认为一切都源于这18个手印。后来的联产承包相当于对这种行为的承认。

本朝开国以来,取法苏联,前10年发展也算顺利。中央政府的权威无可置疑, 然而,从1958大炼钢铁开始,很多不合理的政策出现了。其后的放卫星,亩产万斤,结果却是不少人饿死了。后来农业学大寨,工业鞍钢宪法,加上文革。在这20年间我们也是在发展,但问题确越来越突出了,从一开始的局部到全局,很多地方明显在死胡同里了,但大家又不敢违抗中央的文件和精神。但像凤阳这样本来就穷的地方,人民的日子就很不好过,穷则思变,于是就会想些分组什么的擦边的主意。但擦着擦着,发现擦一点就能吃饱点,再擦一点更饱点。最终有像小岗村这样,索性单干吧,几千年都这么干的。大不了杀头,也比饿死强。

中央经济政策,文件的权威性在这段时期大大下降了,民间开始有自发的冲线行为了。地方也相当于有了经济上诸侯话的动力。

这时候邓公最大的功绩就是不争论和摸石头过河了。大家都意识到农业学大寨河鞍钢宪法有问题了,但怎么改不知道,于是就看这些大胆的出头鸟们干的咋样,行的,就推广了。

这时候,按万里风中虎大的说法,一字并肩王叶帅给家乡广东要了特权。从此广东开始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自主改革措施。

中国的特色就是别人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于是其他省也会有样学样了。中央政府的经济权利应该说削弱了,地方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类似周代诸侯国国王的经济管理权力。我这边项目多挣钱,我这的人发的钱就多,我就能升官。管更大的地方,当更大的诸侯。

于是官办经济的主体出现了,各个层级的地方政府(省,市,县,乡,村)差不多都在办企业,拉项目。

同时民营,私营也发展了起来。大家都在抢蛋糕,都想让自己这个团体获得最大收益。于是中国经济在这样一种从没有人采取过的措施中发展起来了,把崩溃论什么的专家变成了笑话。

为什么说是诸侯经济而不是官办经济?因为官都是服从中央领导的,他们都是上级任命的,按理他们都应该服从上级的经济政策。但这30年的实际往往是相反。

家父从事化工行业,当初中央决议认为轮胎生产过剩,下令压缩生产线,不准各地上新项目。省城的橡胶厂按要求减产了,这时候荣成那边找过来了,要买走设备。大家私下交流,中央不让上了,你们怎么还买? 人家那边说,你们下,我们上。 越不让干的越要干,将来汽车肯定更多,轮胎也肯定好卖。

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点,省城的橡胶企业退出了轮胎业,错过了后来汽车大发展的机会,再后来在竞争中失败,倒闭,工人下岗。而荣成轮胎确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工人工资都挺高的。

03年的时候专家说中国2亿吨钢就够了,美国还不到1亿吨那。于是中央政策不断,但还是压不住各地的热情。最后铁本成了鸡(用来敬候)。 可其后几年钢铁的发展怎么样,中国钢产量现在奔6亿吨来。当初的铁本如果04,05年投产了,这几年绝对是大赚特赚的几年。类似还有3年不上电力项目的决策,结果07年电荒让很多地方人夏天别指望开空调了。

常州(铁本所在地),荣成的领导不会不知道中央的政策。但他们判断钢铁,轮胎还要大发展,为了当地的就业,税收,还是要上,只要不被查,往往最后结果就是赚到了。事实也证明,我们的那些专家往往都是靠不住的。

同样,代表现代工业的汽车业,我们能拿出手的奇瑞,吉利,和比亚迪。都是在主管部门反对的情况下上马的。当时记得专家说要30万辆规模,要什么什么。李书福说,给我个赔钱的机会吧,给我个跳楼的机会吧,我用自己的钱做,陪了是我的。这3家都是各显神通,最终都上了马。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估计超过美国和日本的总和,但挂我们自己标志的车,这3家加起来不过1百多万辆。

实际上专家都不傻,但都是汽车主管部门的专家,都是从一气,二汽等老企业出来的专家。你们都上了,我圈子里人的日子岂不不好过了,于是各种政策就出台了,实质则是保护自己圈内人的利益。而圈外人看你做汽车这么挣钱,我凭什么不能干,于是各显神通往里挤,挤进来以后也就变成圈内人了。

所以中国当前的经济就是这个特点,各地都像过去的诸侯一样保护自己的产业。钢铁业跨了省的重组,就没多少成功的。与其说是官办经济,不如说是诸侯经济,大大小小的各方诸侯,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以最大化自己范围内的利益为出发点进行博弈。

经济某种程度的诸侯话好不好,这30年中国的发展可以给出答案。

通宝推:Wjwu,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