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荒芜岁月 --- 我的教师生涯 -- 万户人家

共:💬54 🌺45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荒芜岁月 --- 我的教师生涯(三)

学校总共二十来位老师,四十岁开外的倒占了一多半,有一位直接就是退休返聘的。年纪较大的几位参加工作时,后生如我还没有投胎。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奋斗史,也是四十年来本地山区教育的缩影。他们大多---不是全部---没有受过今天看起来正规的教育。在他们那个年代,或者是高小毕业,或者是初中毕业,年轻一点的高中毕业,从此开始在四近三方的学校任教。

老一辈的工作经历可以参见现在电视上偶尔还在播放的节目:某某贫困山区,一位或几位老师坚守在教育第一线。

一座小山村、一所小学校、一群小学生、一个或几个老师;鸡鸣、炊烟、读书声。这一切真实地存在于那个年代,离我现在所在的这所学校不过十几、几十里地。

渐渐地,这些小学校迁下了山,有的老师也随着迁了下来。本地的初级中学建起来时,他们中间的若干人被抽调,或借调到中学。

年轻一点的,有人高中毕业直接进了中学,有的在公社∕乡政府任过文书、干事之类的职务,或主动或被动地调到学校,做起了人民教师。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有顽强的毅力,业余时间参加教委组织的各种培训,不断地考着各级文凭。这对于他们是否能够转正,是否能够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至关重要。他们是真正“活到老,学到老”的楷模。

他们这批人有一个始终绕不开的尴尬:身份。

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公办教师,不同的身份,意味这你即使做同样的工作,你的收入也有巨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民办教师尤其是代课教师,工作岗位没有任何保证。

学校新分来一个毕业生,就可能占据你辛苦耕耘了十几年的岗位。或许仅仅来了个关系户,你也得靠边站。

------ 路遥《人生》里面说过这档子事,那是八十年代的陕西。九十年代在我们这里,也差相仿佛。

大概那时候政府决定开始解决这个问题,每年(或者是每隔几年?)有一批符合条件的民办老师或代课老师被批准转正。具体的程序如何,需要何种资质,我不清楚,只记得我到学校的第二年,参加过一次会议。会议召集了我们片区一所中学(就是本校)、几所小学的全体公办教师,审议若干符合条件的代课老师或是民办老师转正。

大家挤在一间教室里,被审议的老师一个一个报告自己的工作经历、工作业绩。末了请在座的各位老师投我一票赞成。这些人许多已经四五十岁了,说到动情处,眼泛泪光。

赞成!大家同气连枝,哪有不赞成的道理?过了最后这道坎的老师从公文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喜糖,漫天花雨般在教室里分撒。相熟的老师们则要求办酒席请客 ------ 那么好糊弄的?

------- 上述记忆总体准确,细节上或许略有出入。有熟悉相关政策变化的请予以补充、纠正。

我去这所学校的时候,老师们大多已经成功转正。只有教初三英语的W老师例外。W老师是本村人,因为足有微恙,不良于行,就没有出去闯荡。彼时在本校任教十多年了。分配来的英语老师来来去去,就是他坚守在这里。

W老师也是在第二年转的正,我们全校都为他高兴。

学校里三十上下的老师大多毕业于本地的师范院校,他们是学校的中坚层。富老师、后来结为连理的卫老师和英老师、比他们还年长几岁的校长,算上带我熟悉学校的H老师,不过五六人而已。

所有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本地人,每个人的家离学校不超过15公里。一部分人家里还带着农活。时令既至,上学前,放学后开山、挖笋、采茶、种地哪一样不是弓马娴熟?

没良心的诗人们或赞:真是耕读传家。

通宝推:渡泸,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