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旧文新贴】长沙工人研制出顶尖导航仪 -- 华恩

共:💬27 🌺14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周锦宇的超浅水船的闹剧

为诈骗300多万元国家财产,原福建省船舶科研设计院院长、所谓“世界发明之最——周氏W型超浅水船”的始作俑者——周锦宇串通他人,伪造借款合同,将自己和自己的上级主管机关福建省科技厅告上法庭,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现代版“农夫和蛇”的闹剧。不过,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位靠伪科学发迹发家、曾经多次被全国造船专家联名揭伪打假,但是20多年打而不倒的“发明家”, 自己把自己送进了监狱。去年12月17日,福建省高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周锦宇和鄢邦凯犯诈骗罪,分别判处其10年和3年的有期徒刑。今年4月,福建省高院对此案重新启动审判程序。6月19日,法院依法裁定驳回了鄢邦凯的起诉。随着一场伪造合同,想通过诉讼达到诈骗目的闹剧的落幕,头照多重光环的周锦宇的“ 辉煌人生”也宣告终结。

1984年,新华社驻福建分社的一位青年记者写了一篇内参,报道这个青年工人创立了重大理论,却因没有文凭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和重视。在当时批评“文凭风”的社会背景下,这篇内参引起了中央一位同志的重视并作了批示。于是,1985年1月29日,《中国青年报》在一版第一次向社会发表了该报驻福建记者的报道:《船舶航速可大大提高,重大理论的创立者是青工周锦宇》,并同时配发了《讲文凭,不唯文凭,重在真才实学》评论员文章。实际上,直到20年后的今天,这两位记者也没看到周锦宇一个字的“理论”。等他们发现自己被蒙哄而觉悟时,受周锦宇所蒙,步他后尘的记者越来越多,宣传越来越玄,影响越来越大。从1985年1月29日《中国青年报》的第一篇公开报道一直到2006年,全国的30多家传媒在长达21年时间里,近百次宣传、赞颂了根本不存在的“周氏理论”和低劣的“周氏发明”,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令人深思的一页。

1987年初,福建省科委拨专款,下达了以“周氏理论“为依据,进行“30吨新型货抡华新轮研制”。1987年底,华新轮下水试航。这艘设计满载30吨,时速18公里的小机驳船,试航时只载货5吨,最大时速仅12公里。该轮由于航速太慢,操纵性能不好,船东根本无法投入营运。下水后一直停在码头晒太阳。而周锦宇却炮制了一份“成果研讨会纪要”。1987年,福建省科委第21期《呈阅件》全文转发这份纪要。30天后,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为首的数家大报,以《纪要》内容为主,报道了华新轮试航成功的消息。报道说:“一条30吨小机驳船的试航成功,验证了32岁的周锦宇提出的流体力学新理论的可行性”,“不仅在船舶推进方式上是一次空前的变革,而且会在航空、军事、科研、桥梁建造、城市建设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的问世,意味着我国许多水系将结束不能通航的历史”。

1988年初,福建省科委同意周锦宇的报告,并给开办费5万元。5月2日,福建省船舶技术研究所成立,周锦宇出任所长兼总工程师。

1989年5月,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曾在1985 初当面考察过周锦宇的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船舶系副教授周俊麟,为避免其他航运企业再蒙受损失,在众多报刊正面宣传的情况下,他以内部材料的形式,写了题为《中国科技界行骗术的“新突破”——评周锦宇的“船舶推进新理论”》的文章。文章剖析了周氏“新理论”的内容,列举事实并用科学论证,指出周锦宇是一个在船舶理论与工程设计方面不学无术的人,根本没有创立什么“新理论”,所谓的“新理论”实际上违背了基本常识和基本概念。文章全盘否定了“周氏理论”和“周氏发明”,并指出这是“一场骗局”。

1989年5月12日,上海交大副校长、造船专家盛振邦严肃指出这是一件“荒唐事”,表示要“揭露这种无耻的欺骗”,把“事实真相弄个水落石出”。

1989年5月24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就此致函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函件指出:“对学术骗子,科研道德败坏的行为必须彻底揭露”。

1991年12月3日,武汉地区造船界、航运界17位专家、教授专题讨论“周氏理论”、“周氏发明”。专家们严肃指出:“‘周氏理论'是自行杜撰出来的,只有错误标题,没有内容的假理论,是一种科学上的无知”。

1991年12月13日,本报在新闻界首次对“周氏W型超浅水船”说不,在一版发表《是“世界发明之最”,还是一件“荒唐事”——“周锦宇一事引发出一连串问题》。12月20日,本报发表长篇通讯《江河可以作证——周锦宇“船舶新理论”及其实船的现场调查》,彻底否定了并不存在的“周氏理论”和低劣的“周氏发明”。

但是,199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周氏W超浅水船”被正式列入国家“八五”火炬计划和科技攻关计划。

想起来,我跟这位周锦宇还真的是有缘分,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墙壁上贴的报纸的新闻就是周锦宇做出了重大科学发明的新闻,然后到外地求学,因为我是学造船的,也就听到了某某教授与这位发明家打官司的事情,同宿舍的人还经常说这事,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有说这位发明大师的故事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