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马六甲传奇 -- 邓侃

共:💬9 🌺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马六甲传奇

北京东郊有个湖,名叫罗马湖。为什么乡下地方会冒出个这么洋气的地名?原来,湖的东边有个村子,叫罗各庄,湖的西边也有个村子,叫马各庄。夹在两个村子之间的湖,自然就叫罗马湖了。

罗马湖风景优美,湖边开着一连串餐馆,其中“马六甲传奇”名气较大。“马六甲传奇”的号召力,来自于正宗的马来风格的菜式。慕名而去,尝了几个最叫座的菜。在我看来,马来菜似乎是中国烹饪和印度烹饪的融合。所谓正宗的马来菜,实际上是非正宗的中国菜,与非正宗的印度菜,根据马来人的喜好,嫁接而成的杂交。

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中国菜和印度菜的杂交的马来菜,的确很美味。

推而广之,杂交的好处普遍存在。不同种类的水稻的杂交,让几亿中国人吃饱了肚子,让袁隆平教授无可争议地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不同领域的学科的杂交,形成边缘学科,而边缘学科往往非常具有活力。不同人种的杂交,混血儿们往往长得非常漂亮帅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igure 1. Theatre Programme for The Melting Pot (1916), by Israel Zangwill

Courtesy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2/TheMeltingpot1.jpg

剧作家Israel Zangwill,幼时从沙皇俄国移民到英国。1908年,他的作品“大熔炉(The Melting Pot)”,在美国公演。Israel Zangwill借剧中主角的嘴,说出了他的理想。

“美国是上帝的熔炉,在这个大熔炉里,来自欧洲的各色人等被融化被改造。。德国人和法国人,爱尔兰人和英国人,犹太人和俄国人 - 统统投身到这个熔炉里来,上帝将把你们熔炼成美国人。”

("America is God's Crucible, the great Melting-Pot where all the races of Europe are melting and reforming... Germans and Frenchmen, Irishmen and Englishmen, Jews and Russians - into the Crucible with you all! God is making the American.")

1909年,当时的美国总统老罗斯福观看此剧的时候,激动地把身子探出包厢,冲着Israel Zangwill大叫,“这出戏太棒了,Zangwill先生,这戏太棒了!”

民族融合的理想虽然激动人心,但是现实却很矛盾。在多民族多族群混居的地区,相处和谐的例子虽然有,但是更普遍的却是纷争不断,甚至流血冲突。

以色列作为民族融合的一个案例,非常值得研究。只要是犹太人,不管居住在世界任何角落,自动是以色列国民。以色列自1948年5月14日建国以来,源源不断地吸纳来自全球各地的犹太移民。虽然都是犹太人,都信仰犹太教,但是各个教派的分歧很大。移民来自不同地区,各族群的文化习俗也大相径庭,而且国境内居住的不仅有犹太人,还有阿拉伯人。国境外,敌对的阿拉伯国家,虎视眈眈地对以色列呈包围之势。这个国家的处境,一言以蔽之,可以说内忧外困。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以色列坚定不移,并且坚持不懈地进行民族融合的努力。以色列的一系列做法中,很有特色的是强调学校的作用,以及强调居民点的作用。

有些学校规定,家长把儿童交给学校后,对于这些未来的国民的培养,学校具有决定权。其目的是,通过正统的国民教育,逐步让新一代国民摆脱旧家庭的影响,溶进模范国民的群体。一代之内可能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坚持下去,一代又一代以后,模范国民的群体逐渐壮大,最终成为社会稳定和团结的基石。

在各地居民点中,以色列政府公开鼓励各种民族融合的尝试。鼓励认同民族融合的居民居住在同一居民点,而把观点偏激的居民,迁移到其它居民点。通过这样的办法,组建民族融合的模范居民点。一个又一个模范居民点出现后,积少成多,由点成面,几十年后,形成大气候。

以色列的做法,给我们的启发是,民族融合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教育和改造一代人又一代人,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蚕食和改造一个居民点又一个居民点,逐渐向民族完全融合的方向推进。

检验民族政策是否成功,不妨随着时间的流逝,纵向比较一下,认同民族融合的人口比例,是越来越大了,还是越来越小了,民族关系融洽的国土面积,是越来越大了,还是越来越小了。

通宝推:SleepingBeauty,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