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小品文:鸟语 -- 无心之云

共:💬67 🌺1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小品文:圈子

过去中国人讲乡土情结,身在异地他乡时,找老乡,建会馆,总想将家乡的一些东西带在身边。如今,这种情节已不再那么强烈,人们逐渐习惯四方漂泊,脚下是无根之土,叶落在哪在哪停住,“反认他乡是故乡”,却不见得有何悲苦。地域的樊篱被打破,人际的门户因此而建立起来——即,圈子。现在人们议论一个人时,说得多的是,他是哪个圈子里的人,说得少的是,他是哪个地方的人。

圈子,有无形的,有有形的。

无形的圈子是大而化之的,在娱乐界可称为“娱乐圈里的人”,在文艺界可称为“文艺圈里的人”,你从事何种职业就是哪个圈子里的人,这由不得你承认不承认,因为这种圈子是大而化之的,只要你在其中,就被自然归纳。当然,你要不喜欢身在圈子中,你可以跳出来。不过,你跳不到圈子之外,你只会跳进另一个圈子之中。

有形的圈子是具体而微的,一帮子人凑一块,三朋四友,有自己的笑话,自己的典故,自己的准则。笑骂由人,笑骂他人。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四方桌前共砌长城。这叫小圈子。小圈子虽小,却大可容纳五湖四海三教九流之人,只要性情相投,一旦纳了投名状,都可称之为“我们圈子里的人。”而投名状,可以是三言两语,可以是一个交流的眼神。

各个无形的圈子里的人分流到各个有形的圈子里,形成无数个小圈子。在每一个具体而微的小圈子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规定了圈子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由唾沫和冷眼来维持。小圈子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可能无关乎世俗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标准,却绝对犀利。圈子里的人宁愿违背世俗的准则和标准也要跟上它坚定的步伐,如其不然,必将出局,扫到圈子外面去。

一个人长年长期活动于一个圈子,那个圈子对他来说可称得上“生态圈”。如其一旦被从这个圈子清除出去,那他无疑会觉得自己脸上黔了字。虽说圈子有很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正如过去被故土流放出去的人有天地虽大无处容身之感,被熟悉的圈子赶出去的人一样有此痛心疾首。现在的圈子情结不亚于过去的乡土情结。

圈子有阶级属性,比如贵族圈子,比如时令圈子。这些圈子他们并不自称贵族圈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们不需要这种称呼。这些圈子很吸引攀龙附凤者,期望一越龙门身价百倍,这可是不印在名片上的头衔。

圈子还有时间属性,和和久必分分久必和的历史轨迹一样,圈子也分分和和。没有永久的圈子,只有永久的个人。因此,脚踏两只船是不好的,而身处几个圈子却不见得不合情理。当然,如果没有一个最主要的圈子的人,他的性格可能是暧昧不清的。因为圈子的另一个属性就是对性格的培养,有人或许不会承认,自己的性格是慢慢形成于某一个圈子之中的。

圈子连着圈子,形成社会生态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