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帮助印度基建是非常短视的行为 -- 老广

共:💬899 🌺5045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是短视,但是资本都是短视的

老兄说的很精辟。推荐。

下面说说我的意见。帮助印度搞基建基本就是养虎为患。但是资本都是短视的。中国企业为啥现在一窝蜂得跑到印度去搞项目?无他,经济危机吃不饱罢了。印度有钱可赚,为啥不去?所以明知是养虎,是饮鸩,还是得去。

这个历史其实早在中国上演过一次。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的核电站是法国人帮忙建的,不少大楼是日本公司建的。那时候还有巴统,但资本家为了赚钱,还不是都帮我们搞了?这就是资本的劣根性。

以前西方帮中国搞基建,现在中国帮印度搞基建。但一个不同之处是中国一直都在“师夷长技以制夷”。印度呢?正如老兄文中所说,印度的大学里尽是文科生,工程师基本没有。中国现在帮他们搞基建的这个模式的确能很快把基建搞起来,但后面的维护靠印度人大概是不行的。说白了,印度现在还是个半工业化国家,还造不出工作母机。又没有人才储备,基建搞起来了,也就是北洋水师的样子货而已。

帮印度搞成全国的电信网也没关系。关键是印度人自己没法搞就行。这就是从技术上卡死他们。问题是中国自己的技术又如何?中国的确能造很多东西了。但大多还是山寨产品,还在“师夷长技”,还没有到变为“我之原创”的地步。所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现在还是个技术上的二道贩子加卖苦力的。这是中国的隐忧之一。

说过了经济帐,我们再说说政治账。

印度对中国一向有敌意。所以中国以前在南亚的战略是扶植其世仇巴基斯坦。但这个支持一直是军事和政治层面上的。那么为什么不能把给印度的基建转移到巴基斯坦去呢?可能因为巴基斯坦没钱吧?不过这正是中国的机会。中国公司去印度,所为无非是利润。而作为国家,管理经济无非是要让国内的企业吃饱,国民得到收益。那么这类中国工程远征军团的模式,如果善加利用,未始不能成为经济扩张的助力。比如说,巴基斯坦没钱支付中国工程团,那何不与巴方达成协议,由中国贷款,以巴方的资源归还呢?这样,即帮助了巴方,又让国内公司受益。技术仍掌握在我手中。最后还能把巴国建得花团锦簇,树立一个不同于西方“民主”模式而繁荣的典型。

为政者应当考虑到这些因素。

通宝推:孟词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