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件小事 -- aokrayd

共:💬43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完全同意您的观点,也许是因为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的缘故,先生行文或有所尖刻偏颇;或许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和所了解信息不完全的缘故,先生文章偶有瑕疵;先生身后被树为旗帜,如同孔孟被供奉而其言论被有选择地地借用来实现某些目的一样,可这与先生无关,先生若在世,必会奋起驳斥。

先生第一个剖析国民劣根性,也深知中国知识分子之弱点;先生最同情劳苦大众,民族魂三字,先生当之无愧。稼轩先生挽朱子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同样适用于先生。先生是真正的民族脊梁,留下的文章精神,对今日之中国和中国的知识分子,仍有重大启示和意义。

陈寅恪为静安先生所撰碑文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也是先生的写照。毛公建国后对罗稷南所言,是因为深知先生是一个战士,决不会改变独立的人格,不会停止以笔做武器的战斗,不会写歌功颂德,曲阿附世的文章。先生的批判精神,对所有统治阶级,都是威胁。

对先生的攻击和诬蔑,并非始于今日,先生在世时亦绵延不断。这些文章,都可借用杜工部一首诗来作答: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