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癌症村的社会调查报告——0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 方解石

共:💬38 🌺10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治理水污染中存在的问题

在基层,管理水污染,或者说水污染牵涉到的部门有:水务、环保、建委、城建、卫生、自来水公司、公检法等,被戏称为“九龙治水”。

虽然已经有了职责划分,但是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却发现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环保局本身作为行政机构,虽然有行政处罚的资格,但是如果被罚者拒不接受处罚,环保局就必须求助于公检法,请求强制执行。在我国司法资源如此紧张,执行成本如此高昂的今天,环保局的要求并不一定被优先满足,造成污染企业得不到及时的处罚;水务部门也肩负着一部分水质检测评价的职责,但是,我们在S 县(一个水污染十分严重的地区,河水常年保持劣五类)水利局的一份农田水利工程计划申请书中看到的环境影响,却只有对于工程本身的影响,丝毫没有考虑到本来已经是劣五类,国家规定无任何使用功能的河水被沟渠送入农田后,是否会污染土地、地下水,进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显见,这是水利局只考虑自身职责与其他部门协调不善的结果。

2、环保工作机构及其从业者方面:

(1) 组织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人员素质低:以S 县环保局为例,该局共有150 多名在编人员,参加日常工作的有120 多人。在所有工作人员中,中专以上学历只有20 多人,本科学历只有两人,真正本科环保专业只有一个人,系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现任污控股股长。另一人是河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毕业。按照河南省有关环保局人员组成的条例,该局显然不符要求。这样的环保从业者队伍,很可能难于对排污单位、企业及个人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作者第一次去S 县环保局,是下午3 点半,院子里已经人去楼空,仅有几名女工作人员坐在下面办公室里聊天。她们让我次日8 点再来,因为那时是上班签到时间。次日作者依言而往,坐在污控股办公室里直等到9 点时,污控股股长才姗姗而来。在等待时间里我问一位办事员一些问题,她却一概以“不清楚”作答。自8 点至9 点,环保局工作人员熙熙攘攘,或如过江之鲫般穿梭于各办公室,或立定于阳台上,但却都在闲谈。

(2) 工资微薄,待遇低

环保局机构如此之庞大臃肿,有限的财政拨款必不能维持其工资开支;入不敷出,则其单位必无力改善其办公条件,而其工作人员的工资也难于及时足额发放。作者在走访期间就曾两次听到污控股股长抱怨工资低,待遇差。工资低,待遇差首先造成的是工作人员工作态度难于积极主动,其次,可能会迫使工作人员做出徇私舞弊,以罚代管,以罚代关,私受财物等不规范行政行为。

(3) 对污染危害认识不够,造成对监督污染排放缺乏主动性

作者在走访中发现这样的情况:环保执法人员竟然存在这样的疑惑,“如果依法制裁本地的污染严重的企业,或者令其对污染物进行严格处理,那么与那些外地不治污的企业相比,他们的运营成本就会提高,这必定会影响本地产品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这正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典型表现,若这种思想存在于排污企业负责人、单位领导或个人的脑海中,作者可以理解;然而当这种思想出现在环保从业者、排污监督者的脑子里,作者就要感到难于理解且悲哀了。须知,淮河沙颖河流域由于地理条件、工业布局分散等原因,污水一般难于直接排入河中,必须通过明沟暗渠、地下管道或支流输送才能到达河中,这样,在污水输送的过程中,渗漏的必然不在少数,有可能污染到土壤和地下水。小的乡镇企业和一些违规排污又想逃避检查的企业甚至直接将污水排于沟渠坑塘中,令其自然下渗。或许今日之治理,会对当地工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若放松治理,明日我们的河川、土地和水源全部被污染时,面对子孙后代,我们只会感到无地自容。

(4) 对排污监督和污染治理投入少,技术水平低

由于机构臃肿、效能低下、地方财政支持有限等原因,有些基层环保局办公条件简陋,环境检测必需的器材奇缺,技术水平落后。再以S 县环保局为例,该局的环境监测站只有一间屋子,里面最贵重的仪器设备是一台陈旧的十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全局无一台电脑。档案管理极不完善,自建立初到现在,关于水污染的资料不过一个档案袋就装完了。而且,自99 年以后,该环保局就未再保留过任何关于沙颖河水污染的材料。下图是S 县环保局和距之不远的该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图片,同在一条街上,相隔不到五十米,办公条件却是天壤之别。

3、其他方面

(1) 地方保护主义存在,污染企业在当地的各种关系盘根错节

一些重点排污企业往往是当地的利税大户,其负责人往往是当地的头面人物甚至人大代表;许多排污单位负责人、企业经营者有钱有势,甚至为霸一方。一位村支书说:“开小造纸的,往往是村霸狗头,族中人多势众,有钱有权,有的甚至还是当地基层干部。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要么敢怒不敢言,要么觉得“别人能过,我也能过”,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更不要提一些国家所有的企业了。例如,刚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全国十大环境违法案件的河南滑县第一造纸厂和新华造纸厂违法排污案。种种关系造成的后果是:地方在执法或制订环境规划时,难以摆脱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造成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4)群众监督总体存在,个别缺位

固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效地保证了人民充分当家作主,但是并不排除一些地区环保事业中群众监督的缺位现象。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a. 在污染还不算严重的地区,群众看不到环保的重要性;在我们做的调查问卷中,确有人选这样的选项“不用治理,没什么大不了的。”持这种思想的人虽极少,却也相当危险。不重视环境,必将埋下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隐患;

b. 小农经济意识的存在,使一部分人抱着“各扫各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

对公共环境的污染视而不见;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群众,其利益开始被重视,或者情况稍有好转,环保热情便立即大打折扣;

c. 一些人对环境问题态度冷漠,缺乏主体参与意识,觉得“别人能过,我也能过”,即使自己居住范围内有一些小的污染事故发生,也漠然处之,不到污染十分严重,不予理睬;

d. 一些曾经强烈呼吁过“反污染,求生存”的群众,在国务院“2000年淮河流域全面变清”的目标实现情况不理想后,开始灰心失望。常言:“哀莫大于心死”,一旦群众对环境

治理前景失去信心,他们怎么可能拥有光明的未来?当然如果治污失败,损失最大的还是我们的政府,这不仅无法取信于民,威胁到政府的威望,还会带来其他社会不安定因素。

e.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环境保护部门未能充分采纳群众意见和建议,保证群众充分行使监督权。或者处理群众举报时,以罚代关代管甚至将举报束之高阁,不管不问,少数人竟然泄露举报人身份,使群众对环保部门产生不信任,从而使群众监督更加难以进行。

事实上,大部分地方环保局对待群众来访还是十分认真负责的,如我们的组员在商丘所见。而且一些地方群众监督得到了有效行使,使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在另一些地方,群众因为水污染上访不懈,和污染主体展开坚决斗争,并自发捐款打深水井,解决安全吃水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