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长矛 -- 日本海军氧气(动力)鱼雷小记(上) -- xxxxxxxx

共:💬40 🌺1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长矛 -- 日本海军氧气(动力)鱼雷小记(上)

日本海军在二战爆发前研制了两种秘密武器,一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零式战斗机,而另一个虽然名气和零战比相去甚远,不过恐怖程度却丝毫不遑多让。这就是本文将要向大家介绍的绰号“长矛”的氧气(动力)鱼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发射鱼雷,这个不是氧气鱼雷

顾名思义,氧气(动力)鱼雷就是推进器以氧气为助燃剂的鱼雷。在二战之前,鱼雷作为海战中小克大的利器已被各国海军广泛装备。当时的鱼雷多为空气(动力)鱼雷。由于空气中氧气的比例只有约21%,所以,同等体积的空气动力比氧气动力要小很多。空气(动力)鱼雷另一个明显的缺点是,由于空气中的氮气基本不溶于水,所以会在鱼雷的航迹上留下一串气泡比较容易被发现。

世界各海军强国当然也注意到氧气动力的推力大,航程远,不易被发现等优点,而且也曾开展过这一方面研究。不过氧气动力有一个难题一直没有克服,那就是以氧气为助燃剂非常容易发生爆炸。在经过一连串失败之后,除日本海军外,各国相继放弃了氧气(动力)鱼雷的研究。

日本海军是在英国海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始研制的。凭借日本人特有的坚韧精神,最终克服了氧气动力容易爆炸的难题,研制出了氧气(动力)鱼雷。从本质上看,日本人的成果也没有什么非常神奇的地方,只是把氧气动力和空气动力的优点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氧气动力容易爆炸只是发生在点火的瞬间,在系统工作状态平稳之后就不容易发生爆炸了。所以,日本海军的氧气(动力)鱼雷在点火初期还是使用不易爆炸的空气为助燃剂。然后逐渐加大空气中氧气的浓度,最后过渡到氧气动力。由于最初依然使用空气为助燃剂,所以这种氧气(动力)鱼雷在开始的几百米还是会留下明显的气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四连装鱼雷发射管略图

氧气(动力)鱼雷除了推力大,速度快之外,由于所需的氧气比空气(动力)鱼雷所需的空气要少,所以在弹体相同的条件下可以装填更多的炸药,而且航程也更远,因此在二战初期日本鱼雷比盟军鱼雷威力大很多。美国海军为其冠名为“长矛”(长矛这个名字是美国海军的叫法,日本海军不使用)。据传,曾有日本驱逐舰一横转(放鱼雷的招牌动作),美国水兵就头疼的说法。

由于速度过快,日本的氧气(动力)鱼雷只有撞击起爆一种起爆方式,为了确保能够起爆,日本海军通常都会把起爆器的灵敏度调得比较灵敏,这样做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在鱼雷走行过程中,海浪的冲击会引爆鱼雷。这救了不少盟军舰艇的命。

这种氧气(动力)鱼雷的另一个主要特性是航程超远。其最大航程达到40,000米,换言之,就是要在水中走行约40分钟。这在实战中基本没有意义,因为在海战中对方军舰(或者战列)40分钟不改变航向和航速的情况几乎不可能。所以日本海军后期的氧气(动力)鱼雷就把这个没有用的超远航程去掉了,改为装填更多的炸药。

日本的氧气(动力)鱼雷主要有两种型号:九三式氧气(动力)鱼雷和九五式氧气(动力)鱼雷。

九三式氧气(动力)鱼雷主要被驱逐舰和巡洋舰装备。主要性能如下:

1型:

全长:9米

直径:610毫米

重量:2,700公斤

弹头重量:490公斤

射程:

22,000米(速度48节)

40,400米(速度36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美国海军缴获的九三式氧气(动力)鱼雷1型

3型:

全长:9米

直径:610毫米

重量:2,800公斤

弹头重量:780公斤

射程:

15,000米(速度48节)

30,000米(速度36节)

九五式氧气(动力)鱼雷主要被潜艇装备。主要性能如下:

1型

全长:7.15米

直径:533毫米

重量:1,650公斤

弹头重量:400公斤

射程:

9,000米(速度49节)

12,000米(速度45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九五式氧气(动力)鱼雷(模型)

另外,二战末期,日本生产的超变态武器,人工操纵鱼雷 -- 回天,也是在九三式氧气(动力)鱼雷的基础上制造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超变态武器 -- 回天

元宝推荐:MacArthur,萨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