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教下国内、日本和美国的研发环境有啥差异 -- 厚德载物

共:💬72 🌺1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花谢方mm如此多的细节

我的回帖实际上是针对这句

事实上现在国内的气氛,能干出来点东西,简直是奇迹。尤其是基础科学。

我只是想说,不能看到缺点就否认中国对基础科学的投入。国际上的人也越来越多的看到中国基础研究的崛起了,虽然目前垃圾居多,但是假以时日,必有成就。

我不否认这个文章定前途的制度有种种缺点,但是除了这个那些啥也不懂手里又有大把钱的官老爷们又能相信谁?国内专家都是有利益关系在里面的,谁又能知道他们可信不可信。没有利益关系的非专家更是容易被忽悠,提出的意见可信度跟随机量又有多少区别。

不过如果不是方mm提到那么多中科院的研究所经济如此困难,我都一直以为中科院各所不会为钱发太多愁,因为我接触过的几个所都挺有钱的,于是一直觉得国家对此投入还是挺大的。当然各所之间肯定有富有穷,其实别说各所之间,就是所内也是有差距的,只是没想到穷的能那么穷。

我不是老板,只是偶尔想想为什么这个制度会存在,如果取消这个制度又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更好的进行分配。

我不太清楚欧美其他所得经费或者考核机制是怎么样的,说说我呆的德国某研究所吧。我的大老板在本领域还算是牛人之一,但是每年的经费特别是第三方经费是在逐年下跌,这个可能跟德国的经济形势有关或者其他原因,我并不清楚。从去年开始,研究人员不再吃大锅饭拿死工资,每年将有4%的工资浮动,取决于对项目组的考核。考核内容主要一是实验进行的情况,二是文章数量。实验进行情况大约由小老板跟大老板共同定一个目标,文章数量是组内平均scientists每人每年两篇,博士生每人每年一篇。去年我们组的实验完成还不错,总文章数量也够了,但是由于各个方向不均衡还是评了个中下。我们组有一个方向一直有两个scientists在做,项目的钱不少,但是文章太少,于是今年其中拿终身合同的退休了,另一个立马被开,整个项目取消。

按说欧美的科研制度已经这么多年了,应该比较成熟了。为什么还向中国的文章考核制度靠拢呢?我觉得都是钱闹的,因为老板去申请经费也要文章,这点我小老板跟我们不止一次的提过。大约以前钱不是什么问题,申请经费也容易所以对文章要求不高;等经费紧张了,你不拿一些显档次的文章就没那么容易申请到钱,所以自然就有这方面的压力。

其实我大老板很看不惯中国的科研的,他认为中国政府干涉太多了,不过我觉得他是想当然,我们所跟国内没什么交流。而且国外的科研还不是要看金主的脸色,不过这边金主不一定是政府罢了。今年国内有个会议他也去了,还参观了中科院下的一个所,回来就对中国的科研情况有了不同的看法。

当然目前的文章考核制度还有众多弊病,比如不同方向学科之间的比较导致冷门方向没有竞争力。这个还是需要有个比较合理的分类把他们隔离开,保证冷门专业的传承。

我理解你的不满,只是跟老板的分歧这样的事情实在怪不得考核制度。那得怪中国的学而优则仕或者官本位或者随便什么其他的东西。我很同情那些在艰苦环境或者恶劣环境中学习的同学,我自己也被老板痛骂过,那段时间真是很受伤。但是能怎么办呢,人家是老板,是大牛。忍吧。

实验室基本上都是这样啊,不可能学生毕业了都留下来吧。一靠实验记录,二靠时间重叠传帮带,没什么其他好路。现在一般硕士博士都是三年,师兄师姐带下一届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吧。而毕业后的工作是学生自己选的,如果你选了一个跟原有专业不同的方向,自己应该有心理准备,怪不得别人,再说大部分人读研究生也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特定的实验方法的。

最后同方mm一同bs那些不负责任的老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