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杨元元算不算“被迫害自杀”? -- 达雅

共:💬407 🌺758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正个什么视听啊

你关于“赶走”前后的表述如下:

yhz:这就是所谓的解铃还须系铃人了

所以我为什么会集中的说杨元元没有努力呢?就是因为,如果她真的能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起码能做出努力,减轻这些压力。

例如说,为她妈妈找个伴,或者鼓励她妈妈多参加些社会活动,什么运动啊,打牌打麻将啊,串门聊天啊等等等等。总之,结果就是让她本人能够自立,能够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和思考空间。能做到这点,以她们家的经济实力,她妈妈也不至于到忍受白眼和冷言冷语还赖在宿舍里不走了。所以从效果上来说,就是我所说的“把她妈妈从她宿舍里赶走”,话虽然不太好听,手段方法可以有很多,但是实质的目的就是这样。

还有就是红字那段话,虽说一个外人像我这么说确实不太好。但是一来是我说话比较直率,二来是问题有轻重缓急之分,佛家虽然讲究慈悲为怀,但是也不排斥当头棒喝的顿悟不是?所以,如果能有助于解决问题,我宁可做丑人。

被抓出来后开始改口

yhz:手段有软有硬,或者软硬兼施

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对于某些个别情况来说,当矛盾发展到非常极端的情况的时候,就很难再用什么“软”的办法了。例如说杨元元的例子,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我不觉得

为她妈妈找个伴,或者鼓励她妈妈多参加些社会活动,什么运动啊,打牌打麻将啊,串门聊天啊等等等等

会有太大的实质性作用。因此,一开始我就没把这类“软”方法过多的考虑。

但是那位伊霜网友显然是比较崇尚温柔细腻一些的“软”方法的,所以我也就顺带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方法。对于普遍来说,应该会有用。但是对于具体到杨元元的个例来说,我个人不抱太大的希望。

前后两篇东西对照来看,实在是太有喜感了。

我是搞不明白你想说什么,因为你前后矛盾的,自己恐怕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有些人啊,白纸黑字把东西写在上面了,还说别人捏造他的观点。还要正什么视听。

至于李春平的事,慈善家帽子也给了,电视访谈也作了,书也出了,电视剧《人间情缘》也在播了。这不叫树碑立传,大力宣传,难道还要放到新闻联播上每天露个脸才算么?你不知道是你自己的问题,不要拿自己的无知当论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