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是谁? -01 永恒的问题 -- 静静地漂浮

共:💬53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我是谁? - 24 创世纪 第一阶段: 开天辟地

============== <圣经> 中说 ============================

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And the earth was without form, and void; and darkness was upon the face of the deep. And the Spirit of God moved upon the face of the waters.

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

And God saw the light, that it was good: and God divided the light from the darkness.

And God called the light Day, and the darkness he called Night. And the evening and the morning were the first day.

原始太初,上帝创造了天地。地面一片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只有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把光和暗分开,把光称为白昼,把暗称为黑夜。夜晚过去后,清晨接着来临,这是第一天。

==========================================

神在浩瀚的宇宙中从众多的天体里选中了银河系中太阳系的地球, 这是一颗看上去与其他星球无异的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着.没有生命, 虽有大气但是并不稳定.向阳的一面受到太阳的照射而酷热,水汽蒸腾, 对流强烈, 背阴的一面因热量散失过快而冰冷死寂.赤道酷热, 极地寒冷, 风暴肆虐, 尘埃遮天, 地面一片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地球从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只有神 - 不需要具有肉体凡胎并且具有高度智慧的生命, 可以借助可控的能量在地球上以及其它行星之间自由地漂移.

但是这颗行星上却具备了创造一个生命系统所需的所有元素和基本条件, 例如地球的大气可以具有适当的压力, 具有对于地球生命系统而言所必要的水和氧气, 或者说地球上富含可以用于创造生命系统的水和氧气, 以及蕴含大量的比较稳定的氮气等等.经过适当的改造, 可以创建出一个适合生命系统存在的稳定而且温和的大气环境.

创建稳定的大气层

神将地球上蕴含的的氮,氧,二氧化碳等气体逐渐按比例进行调整. 该增加的增加, 该减少的减少, 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 以及地球的昼夜温差逐渐减小, 大气层逐渐地趋于稳定.

究竟是如何调整呢? 具体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调整呢? 说实话我不知道, 但是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 如果对地球的温室效应起主要作用的是二氧化碳的话, 那么增加或者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可以改变地球的表面温度以及昼夜温差. 至于其它有温室效应的气体例如甲烷等等, 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例如如果需要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可以采用某种方式将其固化在地壳中, 或者溶解在海洋中, 以及在植物出现后, 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化在植物中等等;如果需要增加温室效应, 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则可以采用相反的方法将二氧化碳释放出来,我相信在有关研究地球的起源及其演化, 研究地球地质的学术研究及著作中对于地壳中或者海洋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及其变化会有所论述. 总之是有办法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我们所居住的地球, 经过多年的探索, 人类已经有了比其它天体多的多的了解, 我们知道地球气候有过多次波动, 出现过多次冰川期. 那么在冰川期和非冰川期, 如果没有其它天文现象的影响, 那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有相应的变化,如果二氧化碳确实是影响地球表面温度的主要气体, 从逻辑上来推测不应该或者说不可能出现地球表面温度降低, 冰川大量出现, 而大气中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的情形, 也就是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是曾经改变过的, 所以是可以改变的. 再例如, 拿2009年末吵得沸沸扬扬的碳排放为例, 它的逆过程 – 煤炭与石油的形成的过程 – 就是将碳固化在地壳中的过程. 我认为煤炭与石油的形成只是碳固化的方式之一, 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人类目前的生产活动就是通过对能量的消耗将碳再次排放到大气当中.

因为有适量的温室气体的作用,所以白天太阳照射时所吸收的能量在夜晚不会完全散失到外太空, 最初时或许通过某种形式的能量支撑, 使得白天形成的大气层在夜间不至于完全坍塌或者过度塌陷,并且使得能量有一定程度的积累. 第二天会重复第一天的过程, 使得能量有进一步的积累. 如此周而复始若干时间之后, 支撑起了地球的大气环境并使之依靠吸收太阳的能量即可保持自主循环并且逐渐趋于稳定, 不至于坍塌. 如果在创建稳定的大气层时需要某种能量支撑, 使得地球的环境变得更加温和例如使地球自转的速度再慢一些, 大气流动的速度再缓慢一些的话, 我认为应当同‘月球的到来’联系起来.

由于大气层的缓冲及屏蔽作用, 使得地球在接受太阳能量的同时表面环境变得温和, 并且屏蔽掉绝大部分强烈的的太阳及宇宙射线, 对生命提供保护, 背对太阳的部分由于稳定的大气层的存在得以保温,能量不会散失得过多过快,而面对太阳的一面由于大气层的存在温度不会上升的过快过高.昼夜温差减小, 气流的速度有所降低, 使得大气及其温度的变化由剧烈趋向柔和, 风暴卷起的尘埃得以沉降.为创造地球生命系统提供了必要的环境. 尘埃落定之后, 大气逐渐变得清澈, 大气层产生散射, 天空变得明亮柔和, 阳光普照大地, 混沌初开, 分出了地面与天空, 为创建生命系统准备了必要条件(这也使我们想到 ‘盘古开天’的东方神话).

大气层在创建初期或者改造初期并不稳定, 曾经部分地 ‘坍塌’过, 也许调节过所含气体的比例, 例如温室气体的比例, 初始时温室气体的比例逐渐升高, 当地球表面积累了足够的能量, 温度上升之后又将温室气体的比例逐渐减少并且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气层等等; 也许经历过多次反复与修补, 并由此产生了 ‘女娲补天’的故事. 就象当代有人想要修补臭氧层漏洞那样.对于大气中不同气体的比例的调整相对于人的生命周期而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不是几个月或者几年就能够看到明显变化的, 这种调整也许会持续几十年, 甚至几百年, 才会逐渐接近并且最终达到稳定的状态.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 地球现在所具有的大气层是能够被 ‘创造’或者 ‘改造’出来的.至于创造的具体过程和步骤, 大家完全可以见仁见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